五一小长假还没到,朋友圈已经被各种"利率直降1%""前3期0息"的贷款广告刷屏。老张上周在银行APP看到"五一特惠:信用贷最高30万,利率3.8%起"的横幅,正准备申请时却被客户经理告知:"这个3.8%只针对特定客群"。气得他直拍大腿:"这些活动语看着诱人,怎么实际操作起来全是套路?"
一、看懂活动语的"文字游戏"
银行活动语就像超市促销标签,关键信息往往藏在不起眼的角落。我整理了三种最常见的文字陷阱:
利率障眼法:用"最低""起"等字眼标注的超低利率,实际只有不到5%的用户能享受到
期限魔术:某股份制银行去年五一推出的"12期0利息",仔细看条款才发现只免前3期利息
额度幻觉: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