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两年,刷短视频时总能遇到那种让人笑到拍大腿的段子,仔细一看底下还带着某某品牌的logo。这种“披着搞笑外衣”的营销方式越来越火,但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案例却不多。上周碰到在广告公司上班的老张,他正为某奶茶品牌策划段子推广发愁:“明明内容够搞笑,转发量就是上不去”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,怎么让网络段子既好玩又能达成宣传目标。
一、搞明白你的段子要给谁看
上个月某快餐品牌翻车事件就是教训——他们用“打工人必备续命套餐”的梗做推广,结果被Z世代吐槽“爹味太重”。定准人群比段子本身更重要:
- 00后偏爱“废话文学”和“发疯文学”
- 90后对“职场梗”和“怀旧梗”更有共鸣
- 家庭主妇群体容易被“生活化场景”打动
平台特征 | 适合内容类型 | 黄金发布时间 |
抖音 | 15秒情景剧 | 20:00-22:00 |
小红书 | 图文段子+干货 | 12:00-14:00 |
微博 | 话题互动文案 | 8:00-9:00 |
二、段子创作三大禁忌
去年某汽车品牌用“油耗堪比前男友眼泪”的文案,虽然获得高转发,却引来消费者投诉。要注意:
- 避开地域、性别等敏感话题
- 品牌露出不超过总时长的20%
- 避免使用过气网络用语(比如“蓝瘦香菇”)
三、让段子自己会传播的秘诀
看过奶茶品牌用“随机吓死一个路人”的街头实验视频吗?三天收获500万播放量的关键在:
- 设计“可复制传播点”——比如特定手势动作
- 设置“二创激励”(某火锅店提供免费锅底奖励优质改编)
- 埋入“社交货币”(某洗发水段子里隐藏的头发彩蛋)
传播形式 | 平均互动率 | 用户留存率 |
纯文字段子 | 3.2% | 12小时 |
图文结合 | 7.8% | 24小时 |
短视频演绎 | 15.6% | 72小时 |
四、把段子变成社交货币
最近爆火的“电子木鱼”梗就是个经典案例。某文具品牌借势推出功德笔记本,关键操作包括:
- 在段子高潮处自然植入产品(第8秒出现品牌元素)
- 设计“梗百科”式片尾(解释段子里的隐藏笑点)
- 设置“找彩蛋”互动(第1000位发现隐藏梗的用户送福利)
五、别让好段子死在数据上
见过凌晨三点的后台数据吗?某美妆品牌运营告诉我,他们通过监测“用户截屏率”调整内容方向:
- 黄金5秒完播率低于40%立即优化开头
- 用户暂停位置标记重点内容槽点
- 追踪“哈哈哈”弹幕出现时间点
窗外的蝉鸣声渐渐弱了,电脑屏幕上还在跳动着最新段子视频的实时数据。修改第8稿的时候突然想到,或许下次可以试试把产品包装设计成段子里的关键道具。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让人会心一笑的创意才是最好的敲门砖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