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朋友打游戏:这些习惯可得当心啦!
巷口王大爷最近迷上了手机里的消消乐,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。上周因为坐太久腰椎病发作,被儿子送去了推拿馆。这事给街坊邻居提了个醒:咱们老年人玩游戏,还真得讲究点门道。
游戏虽好,可别让身子骨遭罪
别跟椅子长在一块儿
市立医院康复科的张大夫常说:"老年人连续坐着超过40分钟,腰椎承受的压力相当于站着时的1.5倍。"建议学学老李头的法子——手机设个番茄钟,每半小时就起身溜达溜达,顺便给阳台的花花草草浇浇水。
正确做法 | 错误示范 | 数据支持 |
---|---|---|
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| 连续坐3小时不动 | 《脊柱健康与老年护理》2023版 |
保持视线平视屏幕 | 低头弓背玩手机 | 中山大学眼科研究所报告 |
当心眼睛闹脾气
老邻居陈阿姨有次玩连连看太入神,忘记开客厅大灯,结果第二天眼睛酸得直流眼泪。记住这三点:
- 环境光线要比屏幕亮
- 手机自动亮度调到50%-70%
- 每20分钟看看窗外绿树
游戏社交要注意分寸
别在虚拟世界较真
社区活动室的刘叔最近在游戏里跟年轻人吵架,气得血压飙升。其实游戏里的输赢就像公园下棋,图个乐呵就行。遇到味浓的队友,直接屏蔽最省心。
充值这事儿得清醒
去年重阳节防诈宣传就提醒过,有些游戏会故意把充值按钮做得特别显眼。建议绑定子女的亲情付,或者设置每月消费上限。记住:所有要输密码的环节都得三思。
理智消费 | 冲动消费 | 典型案例 |
---|---|---|
设置支付密码 | 免密支付 | 2023年北京老年消费调查报告 |
与子女商量 | 独自决定 | 《中国老龄金融白皮书》 |
选对游戏很重要
别碰太刺激的类型
像绝地求生这种快节奏射击游戏,容易让心脏吃不消。倒是象棋类、种田养成类的游戏更适合咱们。老年大学的电子课程推荐过几款:
- 《开心消消乐》——锻炼眼手协调
- 《星露谷物语》——舒缓放松
- 《脑力训练》——预防认知衰退
别把游戏当保姆
楼上的赵奶奶有段时间沉迷游戏,连晨练都耽误了。后来她定了规矩:每天先完成太极拳、浇花、遛狗这些正经事,才能打开游戏。现在她那个《动物森友会》的小岛,打理得比自家阳台还漂亮。
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,社区活动室又传来熟悉的象棋落子声。适度游戏就像品茶,懂得适可而止才能尝出真滋味。咱们这把年纪啊,最重要的还是舒坦自在过好每一天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