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销活动合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?看完这篇就懂了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上周在咖啡厅听见两个策划经理在吐槽:"上次跟供应商签合同太草率,最后活动现场少了两台设备,扯皮半个月都没解决..."这种场景在企业市场部太常见了。作为从业十年的营销顾问,我整理了七条必须刻进DNA的合同原则,帮你在签合同时少踩90%的坑。

营销活动合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

一、白纸黑字才作数

去年某快消品牌在直播带货合作中,因口头约定"保底销量"未写入合同,最终损失了37万服务费。记住这三条底线:

  • 合同主体要带营业执照扫描件
  • 服务内容精确到设备型号/人员数量
  • 违约条款注明日息千分之三的赔付标准

典型案例:2021年某手机品牌发布会

合同疏漏 实际损失 数据来源
未约定备用电源数量 活动中断导致直播流量下降63% 《会展事故调查报告》
舞台承重参数缺失 临时加固支出8.2万元 企业年报附录

二、钱的事儿要掰开揉碎

见过最夸张的合同漏洞是某商场周年庆,合同里写着"总费用28万",结果活动结束后冒出个"超时服务费"。现在我们都要求财务条款必须包含:

  • 分阶段付款比例(建议3331结构)
  • 费用明细表(精确到矿泉水单价)
  • 增项费用上限(不超过总预算5%)

三、给意外上把锁

去年杭州亚运会赞助活动,因疫情导致50%的线下物料作废。现在我们的标准合同模板里都有不可抗力条款,明确写着:

  • 自然灾害预警等级对应方案
  • 政令变化时的责任划分
  • 备用方案启动流程

风险防控对比表

风险类型 基础版条款
设备故障 备用设备应在同场地待命
人员缺勤 预备团队需提前48小时报备

四、保密条款不是摆设

某美妆品牌与MCN机构的合同纠纷告诉我们:保密协议要具体到数据加密方式泄密赔偿计算公式。建议特别注意:

  • 活动数据归属权(特别是用户画像)
  • 素材使用期限(通常截止活动后90天)
  • 竞品限制条款(明确竞品名单)

窗外飘来现磨咖啡的香气,就像一份好合同该有的味道——既要保留必要的苦涩,又能确保回甘。下次签合同前,不妨对照这份清单逐项打钩,毕竟营销人的安全感,都是合同条款给的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