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残党也能画!熊猫竹笋蛋仔超详细分解教程
凌晨两点半,第N次把熊猫耳朵画成米老鼠之后,我摔了铅笔打开冰箱——结果发现最后一罐可乐也被室友喝光了。这种时候就特别想揉一把蛋仔派对的熊猫竹笋蛋仔,圆滚滚的治愈系画风简直是为手残星人量身定定的...
一、准备工具别将就
上次用A4打印纸翻车后学乖了,这些工具真的不能省:
- 马克笔:Touchmark软头,肤色和翠绿必单独买
- 自动铅笔:0.3mm HB芯,画绒毛细节神器
- 橡皮:老人头超净款,修改十次都不起毛
竹笋色号 | 47号浅绿打底 | 51号深绿勾纹路 |
熊猫毛流 | CG3冷灰画暗部 | 留白处用高光笔点 |
1.1 防翻车冷知识
千万别直接用黑色画熊猫!官方设定其实是深灰蓝(色号CG7),这个在《蛋仔派对角色设计规范》里提过。我试过用普通黑马克笔,结果像被泼了石油...
二、从几何体开始莽
把熊猫竹笋蛋仔拆解成五个球体组合(突然想起高中数学老师的冷笑话):
- 主体:竖放的鸡蛋形
- 耳朵:两个被压扁的汤圆
- 竹笋:圆锥体套着螺旋纹
画歪了也别慌,去年官方美术总监访谈说过,"蛋仔的萌点就在于不对称"。我第三次画的左耳比右耳大1.5倍,反而有种蠢萌感。
2.1 竹笋纹路玄学
这里有个邪门技巧——想象在剥洋葱:
- 先画最外层的"V"形缺口
- 每层纹路间隔缩小2mm
- 底部加三道横向皱纹
突然发现竹笋尖的弧度要控制在53°左右(别问我怎么测的,量角器都掏出来了),太尖会像暗器,太圆就成萝卜了。
三、绒毛质感抢救指南
我的黑历史:第一次把熊猫画成塑料玩具。后来偷师了《游戏角色毛发绘制技法》里的"Z字抖动法":
- 短毛:铅笔侧锋快速扫
- 长毛:马克笔先画再勾白线
- 高光:留出椭圆反光区
凌晨四点实验出的野路子:用橡皮擦尖角蹭出毛边效果,比规整的笔触生动十倍。注意耳朵根部的毛发要放射状排列,像阳光穿过乌云那种发散感。
四、上色翻车现场实录
调色盘打翻第三次后总结的血泪经验:
错误操作 | 抢救方案 |
绿色直接平涂 | 先用浅黄打底 |
黑色涂满眼眶 | 留出1/4反光点 |
竹笋的渐变要趁湿衔接,我习惯先涂47号浅绿,在没干时快速点涂51号深绿。等干透再加褐色斑点,位置要随机但不能超过五个——这是看了三百张官方原画统计出来的神奇数字。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最后检查下熊猫的鼻头:必须是偏红的桃心形,纯黑会像粘了煤渣。竹笋底部记得加两道阴影,用CG1轻轻扫就行,太重会像悬空漂浮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