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场次统计到底包不包括娱乐模式?
凌晨三点,我盯着游戏数据面板发呆。上周为了冲四阶打了87场排位,结果发现个人主页显示的"总场次"突然多了两百多场——这破数字到底怎么算的?随手翻了五个攻略贴居然有四种说法,气得我泡面都忘了吃。
场次统计的底层逻辑
网易的统计系统其实比我们想的要耿直。所有加载完准备界面的对局都会被记入总场次,包括:
- 排位赛/匹配赛(含联合狩猎)
- 所有娱乐模式(塔罗/黑杰克/噩梦逐影等)
- 自定义房间(需正式开始游戏)
- 训练模式(这个最坑,练角色也会涨场次)
但有两个例外:新手教学关和中途闪退的对局(需在加载完成前断线)。去年三月更新后,人机练习赛也开始计入总场次了,这个改动当时还上了微博热搜。
模式类型 | 是否计入总场次 | 计入胜率 |
排位赛 | 是 | 是 |
五排赛 | 是 | 否 |
黑杰克 | 是 | 否 |
自定义 | 是 | 否 |
那些容易产生误解的细节
我专门测试过用PC端开小号:打三把塔罗退出,场次显示+3;开训练模式练红蝶闪现,打完发现场次+1但胜率没变。最离谱的是投降局——只要系统判定对战成立(通常开局30秒后),就算全员秒投也会被记入场次。
为什么总场次比想象中多
很多玩家发现实际场次比记忆中的多20%-30%,主要因为:
- 娱乐模式消耗战:一局黑杰克可能才8分钟,不知不觉就打了十几把
- 训练模式累积:每次版本更新后试玩新角色/地图都会产生记录
- 网络波动导致的重复对局:我上个月因为460延迟,同一局排位被记了两次场次
根据《第五人格2023年度数据报告》,活跃玩家平均每月产生38.6场娱乐模式记录,其中塔罗占比最高(47%)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玩家的"娱乐/排位场次比"在1.5:1左右。
场次数据的实际用途
网易的匹配系统确实会参考总场次,但权重很低。真正受影响的是:
- 角色认知分算法:场次超过200局的角色会进入深度计算
- 赛季回顾报告:会单独统计娱乐模式场次占比
- 部分活动门槛:比如周年庆的"资深侦探"要求总场次≥500
有个冷知识:在俱乐部联赛选拔时,裁判组会手动扣除娱乐场次来评估选手的真实训练量。不过对我们普通玩家来说,这个数据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...在公会招人时假装自己很肝?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泡面早就凉透。突然想起明天更新后要出新娱乐模式,看来我的场次统计又要迎来一波通货膨胀——反正网易又不会给我发"肝帝"奖杯,爱咋记咋记吧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