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员游戏活动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
周末的社区活动室里,老张正带着几个年轻党员围坐在方桌前。桌上摆着几副手绘的"红色飞行棋",棋格上印着"南湖红船""井冈山会师"等历史事件。"咱们这局棋走到‘遵义会议’格的人,可得讲讲当时的历史意义!"老张话音刚落,几个"90后"党员已经跃跃欲试地掷起了骰子。这样的场景,正在越来越多的基层党组织中上演。
一、当传统遇上新玩法
在浙江某社区,党员们把传统剪纸技艺融入了组织生活。他们设计的「红色记忆剪纸接龙」游戏要求参与者边剪窗花边讲述党史故事。65岁的非遗传承人王阿姨感慨:"现在的年轻人手真巧,剪出来的‘红船’还能扫二维码看动态解说。"
- 绍兴某党支部的「越剧党课擂台赛」已举办12期
- 重庆红色教育基地推出AR实景解谜游戏《雾都谍影》
- 江西瑞金开发「苏维埃大富翁」桌游,玩家可体验物资调配工作
(一)文化基因的现代表达
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调研显示,采用游戏化学习的党支部,年轻党员参会率提升37%。去年国庆期间,北京某社区举办的「诗词接龙传薪火」活动,竟让《宣言》金句在微信群里刷了屏。
传统形式 | 创新形式 | 参与度对比 | 文化记忆留存率 |
---|---|---|---|
理论宣讲会 | 剧本杀《觉醒年代》 | 42% → 89% | 31% → 76% |
参观纪念馆 | VR重走长征路 | 65% → 93% | 58% → 82% |
二、创新背后的守正之道
去年在陕西黄帝陵举办的「华夏文明寻根之旅」活动中,党员们通过手机小程序收集散落在景区的文化碎片。这个看似现代的游戏,其实藏着巧思——每个碎片解锁后都需要回答传统文化知识题才能获得积分。
(二)技术赋能下的温度传承
苏州某非公企业党支部开发的「绣美江南」小程序,把苏绣教学分解成200多个游戏关卡。参与者完成"金鱼绣样"关卡后,系统会自动生成学习证书,还能兑换实体刺绣材料包。这个项目被收录进《数字时代传统文化传承案例集》。
在湖南韶山,导游小刘发现游客们更爱扫描景点二维码玩「主席诗词填空」游戏了。她说:"有个东北小伙边玩边记,离开时能背出7首毛主席诗词,这在以前可不多见。"
三、润物无声的传播智慧
广东某城中村的流动党员驿站里,每周四晚上的「方言故事会」总是座无虚席。来自五湖四海的党员们用家乡话讲述革命故事,其他人要通过语音识别软件猜出故事发生地。这个简单的小游戏,让河南的焦裕禄故事和广东的彭湃事迹都有了新听众。
- 四川凉山的「火塘党课」融入彝族克智辩论形式
- 内蒙古牧区党员驿站推出「那达慕知识竞赛」手机游戏
- 福建土楼里的「客家山歌接龙」登上学习强国平台
春日的阳光透过社区活动室的窗户,照在那副被摸得有些发亮的红色飞行棋上。老张扶了扶老花镜,看着年轻人们为"如何用快板宣传二十大精神"争得面红耳赤,嘴角漾起了笑意。活动室外,玉兰花开得正好,几只麻雀在枝头跳来跳去,叽叽喳喳地仿佛也在参与讨论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