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把手教你自制蛋仔派对同款小鱼玩具
凌晨两点半,我第N次刷到蛋仔派对里那个魔性扭动的小鱼玩具,突然一拍大腿——这玩意儿看起来不就是个弹簧加布料吗?干脆自己做一个!翻箱倒柜折腾到天亮,还真搞出了能扭会叫的仿制品。现在把踩过的坑和成功经验都摊开来聊聊,保证你看完就能动手。
一、先搞明白原版小鱼到底啥构造
把游戏里的小鱼放大十倍观察(别问我怎么做到的),发现核心就三部分:
- 弹簧骨架:像被压扁的蚊香那种螺旋结构,塑料材质
- 硅胶外套:半透明的荧光色,尾部有鳍状纹理
- 发声装置:藏在鱼嘴里的微型哨子,一挤压就"吱"一声
最绝的是它扭动的物理原理——弹簧压缩时会产生不规则形变,配上滑溜溜的外套,活像条触电的鱼。
二、材料清单比想象中简单
核心材料 | 平替方案 | 注意事项 |
直径5cm的平底弹簧 | 拆旧圆珠笔/玩具车的弹簧 | 要能自主回弹20次以上 |
液态硅胶 | 医用硅胶手套剪开 | 别用气球!会黏住弹簧 |
迷你哨子 | 拆圣诞拉炮里的发声器 | 测试音量别吵到邻居 |
我用的弹簧是旧按摩仪拆的,硅胶套直接融了三个奶嘴(别学我,后来满屋子奶香味)。
三、具体制作步骤实录
1. 弹簧预处理
刚拆出来的弹簧都是油,得用洗洁精+酒精轮番上阵。晾干后用打火机快速燎一遍表面(保持10cm距离!),这样硅胶附着更牢。某位材料学教授在《柔性结构体研究》里提过,金属表面氧化层能提升30%结合力。
2. 制作硅胶外衣
- 把液态硅胶倒进冰格模具,厚度3mm最佳
- 趁半干时取出,像包饺子皮那样裹住弹簧
- 鱼尾部分用牙签划出波浪纹
第一次做太贪心,硅胶倒太厚导致根本扭不动。后来发现秘诀是"薄到透光"的程度,成品才会Q弹。
3. 组装发声系统
把哨子塞进弹簧顶端时差点崩溃——要么卡住扭不动,要么根本吹不响。最后发现要把哨子的进气口斜着45度固定,这样无论哪个方向挤压都能发声。用热熔胶固定时记得留0.5mm活动间隙。
四、让小鱼活过来的调试技巧
做完发现我的小鱼只会僵尸跳,跟游戏里丝滑的扭动差十条街。试了这些方法才开窍:
- 把弹簧最中间两圈稍微掰开,形成非对称结构
- 硅胶表面抹一层婴儿爽身粉
- 从不同角度扔向桌面找最佳弹跳点
现在这玩意儿在办公桌上自己能扭半分钟,同事路过都要手贱按两下。最绝的是有次掉进咖啡杯,捞出来甩两下继续扭——防水性能意外的好。
凌晨四点的厨房里,第十次测试终于成功时,突然理解为什么游戏里的小鱼能让蛋仔们疯抢。那种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诡异萌感,配上魔性的"吱吱"声,确实有种让人停不下来的中毒性。下次朋友生日准备做七个不同颜色的,包装盒上就写"会叫的深海鱼雷"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