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卡正版授权了吗
第五人格到底有没有拿到正版授权?这事儿得掰开了说
凌晨三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第N次刷新游戏论坛,发现关于《第五人格》版权问题的争论又上了热搜。这游戏从2018年火到现在,但"授权疑云"就像个幽灵似的隔三差五就冒出来。今儿咱就较个真,把这事儿彻底捋清楚。
一、版权争议的源头在哪?
记得最早是2018年4月,游戏刚上线那会儿,有眼尖的玩家发现《第五人格》的哥特式恐怖风格,特别是那个"监管者追逃生者"的核心玩法,跟《黎明杀机》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当时贴吧里吵得最凶的几个点:
- 角色移动时摇晃的摄像机视角
- 逃生者需要修理发电机的设定
- 心跳声预警系统
- 处刑台的处决动画
最要命的是,《黎明杀机》开发商Behaviour Interactive的创意总监当时在推特上发了句"我们没授权给任何中国手游",这话直接点燃了火药桶。
二、官方到底怎么回应的?
网易反应倒是快,在2018年4月10号发了篇公告,我翻出来看了三遍,重点其实就两层意思:
时间点 | 官方动作 |
2018年4月7日 | 游戏首次测试 |
2018年4月10日 | 宣布与Behaviour达成合作 |
2018年5月 | 游戏内加入"杀机联动"标签 |
但蹊跷的是,公告里从头到尾没出现"授权"这个词,用的都是"合作"、"联动"这类字眼。后来我在《游戏葡萄》的报道里看到,网易确实请了《黎明杀机》的制作人Mathieu Côté当玩法顾问,但具体合同细节谁都没见过。
三、法律层面到底算不算侵权?
我专门查了《伯尔尼公约》和咱们的《著作权法》,发现这事儿特别有意思:
- 游戏玩法本身不受版权保护 - 法律只保护具体的美术素材、代码和剧情文本
- 《第五人格》所有角色模型、地图设计都是原创的
- 心跳声这种通用设计没法主张独占
最关键的证据是Behaviour后来改口了,在2019年接受Polygon采访时承认"与网易有正式合作关系"。不过要说正式授权嘛...反正我在国家版权局网站没查到相关登记。
四、玩家们为什么还在吵?
现在游戏里还能看到彩蛋:监管者"小丑"的火箭筒改装界面,明显致敬了《杀机》里的电锯屠夫。但真正让老玩家意难平的是,网易后来搞的《伊藤润二精选集》联动倒是大大方方标了授权,对比之下更显得之前的操作暧昧。
去年有个做游戏发行的朋友跟我说,这种"先上车后补票"的操作在业内挺常见。他们管这叫"创意致敬期"——等游戏赚到钱了再谈正式合作,比一开始就买授权划算多了。
五、现在的实际情况是?
翻遍所有能查到的资料,我的结论是:《第五人格》确实没拿到《黎明杀机》的正版授权,但通过商业合作取得了某种程度的默许。这从游戏后期更新能看出来——早期那些特别像的处刑动画都重做了,新出的监管者越来越有原创特色。
凌晨四点的窗外开始有鸟叫了,突然想起游戏里那个总在黎明时分出现的侦探。或许就像游戏剧情里那些永远理不清的悬案,有些商业合作的真相,可能永远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全部细节吧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