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快餐自定义鱼
当快餐店开始卖"自定义鱼":蛋仔派对背后的餐饮新脑洞
凌晨两点半,我蹲在便利店吃关东煮的时候刷到条朋友圈:"XX快餐新出的自定义鱼绝了!能选酱料还能加跳跳糖!"配图是条被芝士裹得严实的炸鱼,底下评论区吵成一片——有人夸创意满分,也有人吐槽"这不就是高级版麦香鱼?"
这事儿让我想起上个月在深圳海岸城看到的场景:五个穿JK制服的小姑娘围在"蛋仔派对"柜台前,为"要不要在鳕鱼堡里加薄荷酱"争得面红耳赤。当时就觉得,现在的快餐店越来越像奶茶店了——连炸鱼都要玩定制化。
一、当炸鱼开始"穿衣自由"
我扒了扒菜单发现,所谓"自定义鱼"本质是套组合拳:
- 基础款:原味/辣味炸鱼(鳕鱼或巴沙鱼)
- 皮肤系统:芝士/蒜香/芥末蛋黄等6种酱料
- 装备栏:跳跳糖/薯片碎/海苔等8种topping
- 隐藏菜单:工作日中午限定wasabi蜂蜜酱(服务员悄悄告诉我的)
最魔幻的是上周三亲眼所见:穿皮卡丘连体裤的男生要求"芥末酱和草莓酱左右各挤一半",店员居然真给做了。这要放十年前,怕是会被当成砸场子的。
组合案例 | 消费者画像 | 店员崩溃指数 |
巴沙鱼+薄荷酱+跳跳糖 | 00后cosplay爱好者 | ★★★ |
鳕鱼+三重芝士+薯片碎 | 深夜加班程序员 | ★ |
辣味鱼+wasabi蜂蜜+不加酱 | 健身教练(自带电子秤) | ★★★★★ |
二、后厨正在变成实验室
跟做餐饮供应链的老同学喝酒,他透露了个冷知识:现在快餐店后厨的酱料枪都升级成六通道液压式了,能精准控制0.5ml的酱料差异。有品牌甚至给炸锅装了智能传感器,自动调节不同鱼肉的油炸曲线。
"你知道最变态的需求是什么吗?"他灌了口啤酒,"有顾客要求把跳跳糖夹在鱼排和面包胚中间,说这样能保持脆度——研发部真做了二十多次测试。"
翻《2023中国快餐消费白皮书》发现,Z世代对"定制化快餐"的接受度比80后高出47%。有个数据特别有意思:在允许自选的餐厅,顾客平均会多停留3.2分钟——这宝贵的几分钟里,大概率会顺手加购薯条或可乐。
2.1 那些令人窒息的定制需求
采访了三位不同城市的店员,收集到这些真实订单:
- "酱料画成Hello Kitty脸"(上海环球港店)
- "左边撒辣椒粉右边撒白糖"(成都太古里店)
- "十二块鱼排拼成魔方造型"(深圳程序员专场)
广州某店长苦笑着给我看他们的"定制禁忌表":禁止要求用酱料写书法、禁止超过三种topping混合、禁止自带食材要求加工...最后一条明显是针对上次那个带松露来的土豪。
三、为什么是鱼?
跟餐饮顾问王老师聊到这个现象,她指出个关键:鱼的可塑性比鸡肉强太多。鸡块再怎么折腾还是鸡块,但鱼肉——
- 白肉特性适配甜咸辣各种酱料
- 油炸后质地更易保持造型
- 健康标签让消费者心理负担小
不过也有翻车案例。北京某店试过"自定义金枪鱼堡",结果因为鱼肉太散被投诉到总部。现在他们学乖了,所有创新产品先在内测群让00后试毒。
凌晨四点,外卖小哥取走今天第18份"魔鬼辣+双倍跳跳糖"定制鱼时,店员小张突然问我:"你说以后会不会有人要求在鱼肚子里塞小纸条?"我看了眼正在研究"酱料星座运势"的年轻顾客们,觉得这个脑洞可能很快就不再是玩笑了。
收银台旁的便签本上,歪歪扭扭写着行字:"求上线螺蛳粉酱——来自广西的执念"。不知道明天早会,这个提议会不会被放进产品经理的PPT里...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