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年活动取消后,游客们的深夜食堂都去哪儿了?
去年平安夜,表妹兴冲冲给我看她的跨年计划:上海外滩灯光秀、台北101烟火、广州小蛮腰倒数。结果元旦前一周,三地陆续宣布取消大型跨年活动。她攥着四张高铁票在家族群里哀嚎:"我的仪式感碎成二维码了!"
当城市按下静音键
南京东路便利店老板老周掏出记账本给我算账:"往年12月31日,关东煮能卖800份,今年只卖了120份。凌晨两点还有小姑娘来买暖宝宝,说外滩风大。"他指着墙上没拆封的"跨年狂欢套餐"海报苦笑,那抹红色在节能灯下显得格外落寞。
钱袋子跟着烟花一起冷掉
影响领域 | 2019年数据 | 2023年数据 | 数据来源 |
主题酒店预订率 | 92% | 37% | 携程年度报告 |
夜间餐饮营业额 | 同比+180% | 同比-45% | 美团商业洞察 |
网约车订单量(22:00-02:00) | 43万单 | 11万单 | 滴滴出行大数据 |
朋友圈里消失的九宫格
开民宿的阿May发现,往年跨年夜最抢手的"观景露台房",今年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收到退订申请。她在小红书发了个视频,镜头扫过空荡荡的天台:往年这里挤满拍vlog的年轻人,现在只剩几把孤零零的月亮椅在夜风里摇晃。
- 文艺青年张同学:"攒了半年的无人机,最终在小区广场拍了场广场舞"
- 摄影师老猫:"三脚架都架好了,安保人员过来劝了三次'早点回家'"
- 旅行博主Lily:"直播间的观看人数还没我家年夜饭桌人多"
意料之外的平行时空
朋友大刘的经历特别有意思。他们公司原定的黄浦江邮轮派对取消后,行政小妹急中生智包了个轰趴馆。结果狼人杀玩到十点半,95后们集体摸出手机——原来都在偷偷刷各地往年跨年视频,有个程序员小哥甚至翻出了2018年的外滩灯光秀直播。
城市毛细血管的应激反应
凌晨一点的便利店成了新晋网红地。全家店员小吴说,跨年夜关东煮销量虽然跌了,但啤酒和微波食品意外增长:"很多年轻人买完就坐在窗边高脚凳上,安安静静刷手机。"收银台前的对话变得微妙——"需要加热吗?""不用,反正...也没地方去。"
烟火气转移地图
- 居民楼天台自发热:仙女棒销量同比上涨300%(中国烟花爆竹协会)
- 高校操场文艺复兴:吉他弹唱取代了音响狂欢
- 地下停车场魔改:车尾箱集市凌晨仍在营业
后跨年时代的AB面
开青旅的老陆发现新现象:"很多没退房的客人,跨年夜晚上自发组织观影会。投影仪放《真爱至上》,吧台自取的热红酒居然比往年卖得更好。"文旅局最新数据显示,虽然景区人流下降,但文创雪糕在便利店渠道的销量反而增长了两倍。
寒潮来袭那晚,我在巷口烧烤摊遇见三个大学生。他们戴着应援头灯,就着北风干杯:"虽然没有万人倒计时,但我们自己数完了最后十秒!"老板默默往他们炉子里多添了块炭,火星子噼啪炸开的瞬间,刚好照亮手机屏幕上跳转到00:00的时间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