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尔贝莱特和明日方舟:当古典音乐撞上二次元塔防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网易云图标发呆——阿尔贝莱特的《魔王》钢琴曲循环到第七遍,手机里明日方舟的剿灭作战刚好打到300杀。突然发现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,居然在我生活里拧成了同一条时间线。
一、先说说这个阿尔贝莱特是谁
第一次听到阿尔贝莱特(Albert Roussel)这个名字是在大学选修课。教授放了他的《第三交响曲》第三乐章,当时后排玩手机的男生突然抬头说了句:"这调调怎么像游戏BGM?"现在想想,这个法国作曲家确实有种奇特的现代感。
他的人生轨迹就挺有意思:
- 1869年生在法国图尔宽,比德彪西小7岁
- 海军军官当了七年才转行搞音乐
- 40岁才写出第一部交响曲
- 作品从印象派一路进化到新古典主义
特别要提他1928年写的《钢琴协奏曲》,第二乐章那段琶音简直像在预言百年后的电子游戏配乐。有次我在咖啡厅用蓝牙耳机听,旁边打音游的小哥突然摘下一只耳机问我:"这曲子叫什么?我想采样当新谱面。"
二、明日方舟的音乐密码
说到游戏音乐,鹰角的音频团队绝对是个异类。他们居然在塔防游戏里塞了:
- 德彪西式的全音阶(危机合约里那些飘忽的钢琴)
- 肖斯塔科维奇式的铜管(特别是BOSS战音乐)
- 甚至还有约翰·凯奇式的偶然音乐元素(基建背景音里那些随机电子音效)
曲目 | 古典音乐对应 | 使用场景 |
《春弦》 | 拉威尔《库普兰之墓》 | 主线剧情过场 |
《Requiem》 | 弗雷《安魂曲》 | 霜星战败CG |
《Operation Barrenland》 | 斯特拉文斯基《春之祭》 | 剿灭作战 |
最绝的是《午间逸话》活动里那段手风琴,分明在致敬普朗克的《乡村舞曲》。有次我在宿舍外放,学声乐的室友从床上弹起来:"你们二次元手游现在都这么卷?"
2.1 为什么古典元素在方舟里不违和
仔细想想挺有意思的:
- 游戏里维多利亚的原型是英国,莱塔尼亚对应德奥,正好是古典音乐重镇
- 源石技艺的设定让电子音色和管弦乐有了合理融合点
- 干员档案里藏着大量音乐梗(比如送葬人的代号直接取自安魂曲)
去年夏活《多索雷斯假日》的雷鬼风格主题曲发布时,评论区有个高赞说:"这游戏音乐组怕不是把作曲教科书撕了当草稿纸用。"
三、当阿尔贝莱特遇见罗德岛
有天深夜挂机刷素材时,我突发奇想把《魔王》钢琴改编版和游戏原声做了个对比:
阿尔贝莱特那个标志性的"摇摆节奏"(他管这个叫"弹性速度"),在方舟的《火蓝之心》活动曲里出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处理。还有那些突然的转调,像极了主线章节切换时的音乐过渡。
更巧合的是创作背景:
- 阿尔贝莱特写《蜘蛛的盛宴》时正迷东方文化
- 方舟《画中人》活动直接用了五声音阶写电子乐
- 两人都在尝试用西方技法表现东方美学
记得游戏里有个支线剧情,某位信使说:"音乐是比源石更古老的能源。"当时觉得是文案在玩梗,现在想想可能音乐组真往世界观里埋了私货。
四、玩家耳朵里的化学反应
在NGA论坛看到个帖子特别有意思,楼主说:"打完H7-4突然get到马勒了"。下面跟了三百多楼,有人分享用《沃伦姆德的薄暮》BGM当作业背景音,结果论文查重率比往常低了8%。
我自己也有类似体验:
- 听阿尔贝莱特的《小夜曲》会想起蓝毒的角色曲
- 《四月絮语》活动时正好在练德彪西《月光》
- 现在听到减七和弦就条件反射想摆阵型
最魔幻的是上个月音乐史考试,有道题问"二十世纪法国作曲家创作特征",我鬼使神差写了段方舟PRTS的UI音效分析。出分后教授在批注里画了个笑脸:"虽然跑题但观察有趣。"
窗外天快亮了,咖啡杯底积了层细碎的糖渣。手机屏幕突然亮起——是明日方舟的理智恢复提醒,而网易云刚好播到阿尔贝莱特《第四交响曲》的终章。那个由弱渐强的长音,像极了游戏里即将展开的新活动预告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