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奶动作蛋仔派对:一次搞懂家庭版做法
凌晨两点半,冰箱里的牛奶盒和鸡蛋盯着我——突然想起来明天侄女生日吵着要"牛奶动作蛋仔派对",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?翻遍下厨房和抖音才发现,原来是把港式鸡蛋仔和牛奶布丁结合的小甜点,但具体操作全网都没个准话。行吧,今晚不睡了,把试验了三次的配方和踩坑记录都给你们唠明白。
一、先整明白这玩意儿是啥
第一次听说这名字时我以为是牛奶煮鸡蛋(什么黑暗料理),其实是从香港街头鸡蛋仔改良来的。去年广州有家网红店推出"会跳舞的蛋仔",在酥脆鸡蛋仔里注入流心牛奶布丁,咬下去布丁会晃悠——网友就叫成"牛奶动作蛋仔"了。
二、备料别学我翻车
第一次做直接用了早餐剩下的盒装牛奶,成品腥得猫都不吃。后来发现三个关键:
- 牛奶必须全脂:试过特仑苏/光明优+,脂肪含量3.6g以上的才够香
- 鸡蛋要常温:冷藏鸡蛋打发时容易油水分离
- 低筋面粉过筛三次:这个偷懒会结块,别问我怎么知道的
材料 | 精准用量 | 替代方案 |
牛奶布丁液 | 200ml牛奶+2蛋黄+15g糖 | 椰浆可替换1/3牛奶 |
鸡蛋仔面糊 | 100g低粉+1全蛋+30g糖 | 加5g奶粉更酥脆 |
三、工具准备别将就
第一次用平底锅煎,成品像鸡蛋饼被侄女嫌弃。后来咬牙买了燃气式鸡蛋仔模具(插电款受热不均匀),某宝68块带旋转手柄的那种。没有模具的可以用华夫饼机应急,但蜂窝状结构就不明显了。
1. 布丁液制作要点
凌晨三点第二次试验时,微波炉"叮"的一声把我吓清醒——牛奶煮沸会结膜!正确操作是:
- 小火加热牛奶到锅边冒小泡(约60℃)
- 蛋黄加糖打到发白,边搅拌边倒入热牛奶
- 必须过筛!碗底那些蛋黄颗粒就是腥味元凶
2. 面糊的玄学状态
面糊稠度要像融化的冰淇淋,能挂住打蛋器但会缓慢流平。太稀会漏模,太稠像发糕。有个邪门技巧:加一小撮盐能让甜味更突出,但别超过指甲盖大小。
四、组装时的窒息操作
最崩溃的是第三次,鸡蛋仔烤好立刻灌布丁液,结果全漏了!后来发现要:
- 鸡蛋仔出炉30秒内用裱花袋注入布丁液
- 每个蜂窝只灌2/3满(热胀冷缩会溢出)
- 马上放冰箱定型20分钟
现在窗外鸟都叫了,厨房飘着焦糖混合奶香。摸了下模具被烫到的手指还在疼,但看着最后这批完美的蜂窝状成品——每个小格子里的布丁都在微微颤动,总算能跟小祖宗交差了。要是你们试做时面糊太稠,可以偷偷加点气泡水,这个秘方甜品店老板上次喝醉才说漏嘴...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