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助餐回馈活动后,我们悄悄翻看了2689份顾客留言
上周五打烊前,后厨王师傅边擦料理台边嘀咕:"最近三文鱼刺身总剩半盘,虾饺倒是天天见底..."这话让我心头一紧。半年前推出的"吃满赠券"回馈活动,表面看着热闹,实际效果真像数据报表上那么漂亮吗?
一、藏在收银台后的秘密基地
我们在收银台侧面布置了个温馨角落:原木色意见箱挂着毛绒柴犬挂件,旁边摆着当季水果糖。没想到这个设计让反馈量暴涨——比起冷冰冰的二维码,七成顾客更愿意撕张便签写两句。特别是带孩子的家长,等孩子舔着棒棒糖的功夫,顺手就写了用餐体验。
- 日均收集量从23份提升至89份
- 手写意见占比从12%升至67%
- 带插画的反馈信增加了41%
2. 意想不到的"错峰吐槽"
整理意见时发现个有趣现象:工作日下午茶时段的抱怨主要集中在"芝士蛋糕补货慢",而周末晚上的牢骚多是"带位服务员忘记给围裙"。看来不同时段来的客群,在意的服务细节完全不同。
时间段 | TOP1意见 | 提及率 |
工作日午市 | 热菜保温不足 | 28% |
周末晚市 | 儿童餐具不够 | 33% |
二、七种藏在好评里的弦外之音
有位退休教师连续三周在意见卡画星星,第四周却突然写道:"今天的南瓜汤让我想起母亲的味道"。我们调监控才发现,那周换了新厨师,南瓜汤的奶油比例调低了15%。
1. 年轻人的"暗号式反馈"
95后顾客的留言最具迷惑性:"甜品区的存在就是对减肥计划的降维打击"看似吐槽,实则是变相夸赞。这类评价若按传统情感分析,八成会被误判为负面。
- 表情包式留言占比:19-25岁群体达74%
- 二次元用语出现频率:周末比工作日高3倍
2. 银发族的"养生笔记"
李阿姨每次都在意见卡背面写食疗建议:"海带汤里放半个苹果能降血压"。这种看似与反馈无关的内容,实则暴露了老年顾客对健康饮食的期待。我们现在每月会专门整理这些"附加题",交给营养师参考。
三、从纸片到现实的魔法时刻
收到最多共鸣的是条用口红写的建议:"能不能在取餐区加个身高标尺?"原来很多妈妈苦恼孩子够不着餐台。我们现在把海鲜区和甜品区的餐台调低了8公分,还贴上小动物身高贴纸。
改进措施 | 执行周期 | 复购率变化 |
增设儿童取餐区 | 2周 | +17% |
提供菜品热量卡 | 1个月 | 午市客流+23% |
看着新打印的菜单上"顾客共创"标志,忽然想起那个在意见卡画猫咪的初中生。她可能不知道,自己随手画的微笑猫爪,正印在今晚的甜品托盘上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