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仔派对高抛和低抛的实战手册
凌晨三点半,我第27次被对面用高抛砸进水里之后,终于决定把这玩意儿研究透。这游戏里的抛物线操作真不是随便划拉两下就能掌握的——来,咱们把这事儿掰开揉碎聊明白。
一、物理引擎那点事儿
这游戏用的是Unity的物理系统,但做了轻量化处理。我拿卷尺量过手机屏幕,发现抛射角度和力度标尺的数值都是真实换算过的。比如45度角抛射时,水平/垂直分力确实是1:1,跟高中物理课本说的一模一样。
抛射类型 | 最佳角度 | 力度区间 |
高抛 | 60-75度 | 70%-90%力度条 |
低抛 | 25-40度 | 30%-60%力度条 |
1. 高抛的隐藏机制
测试时发现个反直觉的现象:力度超过85%时抛物线会突然变陡。后来才明白这是开发组故意做的防作弊设计——防止有人用宏脚本搞完美抛物线。所以手动操作时得注意这个临界点。
二、高抛实战技巧
上周战队赛时偷学到个骚操作:用地图边缘当反弹板。比如在「齿轮风暴」地图,60度角+80%力度砸向右侧墙壁,能实现教科书级的三角反弹。
- 必备场景:
- 跨越大型障碍物
- 决赛圈压制地形
- 抢道具时隔空取物
- 致命误区:
- 不要盯着自己的蛋仔看
- 起抛前别贴墙太近
- 雨天场景要加5%力度
2. 进阶版抛物线计算
我整理了个土味公式:(目标距离÷10)+(高度差×0.3)= 建议力度%。比如要跨过8格距离、2格高的障碍:(8÷10)+(2×0.3)= 1.4 → 取140%?等等这明显不对...啊是取70%力度,因为系统把200%力度条等分成100%显示。
三、低抛的脏套路
在「翻滚楼梯」地图用35度角+50%力度,能实现贴地三连跳。关键是第二下要故意砸向台阶边缘,利用碰撞体积bug获得额外弹跳力。
几个冷知识:
- 低抛时蛋仔的受击判定框会缩小3%
- 斜坡地形要减15-20度抛射角
- 完美低抛的落地声是"噗"而不是"啪"
四、设备的影响
用iPad Pro和千元机测试了200次抛射,发现:
设备 | 触控采样误差 | 建议补偿 |
高端机型 | ±1.2%力度 | 无视 |
中端机型 | ±3.5%力度 | 预判5%余量 |
低端机型 | ±8%力度 | 改用三指操作 |
凌晨四点半了,窗外开始有鸟叫。最后说个玄学技巧:抛射前快速左右滑动三次方向轮盘,据说能重置抛物线随机种子——反正我试了十次有三次确实更准了,可能是心理作用?
咖啡喝完了,得去补个觉。下次遇到我在游戏里用高抛砸你,记得这套路是从这儿学的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