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品铺子如何用社交媒体把零食玩出圈?
最近在朋友圈刷到良品铺子的樱花季限定礼盒,突然想起去年中秋他们做的兔子灯活动。这个从武汉起家的零食品牌,硬是把瓜子话梅这些寻常零嘴,变成了年轻人手机里津津乐道的话题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良品铺子到底用了哪些妙招在社交媒体上打天下。
一、把零食柜搬进手机屏幕
去年双十一期间,良品铺子抖音直播间飘过条弹幕:"主播你身后那个麻辣牛肉看起来好辣!"正在试吃的主播小艾马上接茬:"这位‘辣不怕’同学,我帮你试过了,辣度大概等于你给前任发消息时的脸红程度~"这条互动当天被截成短视频,播放量破了百万。
1. 年轻人爱在哪唠嗑就去哪
他们的平台布局就像零食组合包,每个平台都有专属配方:
- 微信:会员专属福利日,我妈现在每周三都守着抢满99减30券
- 微博:热搜制造机,去年零食测谎仪话题阅读量破3亿
- 小红书:素人晒单大赛,有个大学生把零食包装袋做成手账本还拿了奖
- 抖音:直播间比综艺还有梗,上次看主播用碧根果壳拼出了冰墩墩
平台 | 核心玩法 | 典型数据 | 数据来源 |
微信小程序 | 会员日营销 | 月活用户超500万 | 企业年报(2023) |
抖音直播 | 剧情化带货 | 单场GMV破千万 | 飞瓜数据 |
微博话题 | 热点造势 | 年均热搜12次 | 微热点研究院 |
2. 内容像零食一样让人上瘾
他们家的运营团队估计都是戏精学院毕业的。上次在B站刷到个《办公室零食生存指南》,把不同口味的坚果对应职场人格,麻辣味对应"Deadline战士",蜂蜜味对应"和事佬",看得我们办公室对号入座笑了一整天。
二、让用户变成行走的种草机
上个月同事小王收到个快递,拆开是良品铺子寄来的"零食考古队"礼盒,里面附了张手写信:"听说你上周发微博说怀念小时候的麦芽糖,试试我们复刻的老式甜点?"这种操作,搁谁不得晒个九宫格。
- UGC激励三板斧:
- 晒单抽锦鲤礼包(据说有人中过全年免费吃)
- 包装二次创作大赛(见过用坚果壳拼清明上河图的)
- 方言试吃挑战赛(四川话版"巴适得板"零食测评)
1. 私域流量玩出花
他们家企业微信有个"零食情报局",每天早上准时推送三件事:今日特价、冷知识科普(比如腰果为什么没壳)、趣味问答(答对送试吃装)。有次问"开心果为什么不开心",评论区脑洞大开到上热搜。
三、节日营销比春晚还有戏
去年中秋搞的"零食灯笼DIY"绝了。买礼盒送灯笼材料包,小红书上的教程视频播放量600多万。有个手残党妹子把夏威夷果贴歪了,成品像个胖企鹅,结果被官微翻牌做成表情包。
1. 跨界联名不违和
和故宫联名的"朕的心意"礼盒,包装设计直接用了清代食盒样式。最绝的是附赠的"御膳房密折",里面用古风文案介绍每款零食,朋友圈晒图的人都说"吃出了进宫用膳的仪式感"。
四、数据驱动下的零食经济学
听说他们的社交媒体团队有个"爆款预警系统",能实时监测各平台的热门元素。去年突然火起来的岩烧芝士脆,就是因为同时段抖音有20多个中小博主自发测评,系统捕捉到趋势后立即加大推广力度。
有次在良品铺子直播间问为什么下架了某个口味,主播秒回:"上个月华东地区试吃评分低于8.5分的产品会自动进入观察名单。"这反应速度,难怪他们家总能精准抓住年轻人的胃。
夜幕降临,写字楼里的灯光次第亮起。朋友圈又刷到隔壁部门小姑娘晒出良品铺子新品试吃包的九宫格,配文是:"加班狗的续命神器到货!"看来这场由瓜子坚果引发的社交狂欢,还远没到散场的时候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