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师插画修复细节:从褪色到惊艳的实战手记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三点盯着电脑屏幕,第五次调整青行灯袖口的花纹透明度时,我突然意识到——游戏插画修复这事儿,根本就是场与时间的拉锯战。上周收的那张2016年首发的姑获鸟原画,边缘已经泛黄得像老照片,但笔触里藏着的细节还在倔强地发光。

一、那些年我们踩过的修复坑

刚入坑那会儿总觉得修复就是「加强对比度+锐化」三板斧,直到把妖刀姬的头发修成钢丝球才清醒。现在工作室的实习生手册里还留着我的失败案例:

  • 过度锐化:八百比丘尼的珍珠项链变成像素颗粒
  • 色阶断层:大天狗羽翼渐变出现彩虹条纹
  • 暴力补图:给神乐灯笼凭空添加根本不存在的家纹

1.1 纸张老化比想象中复杂

去年修复的2017年线下展览原稿,在紫外线灯下呈现出三种褪色状态:

区域 褪色程度 补救方案
人物面部 泛黄15% 通道混合器+历史笔刷
背景云纹 褪色40% 3D Lut色彩映射
墨线轮廓 扩散模糊 AI辅助描边+手动修正

二、救命的三层修复逻辑

咖啡渍和岁月痕迹往往叠加出现,有次在酒吞童子的立绘上发现了疑似奶茶泼溅的环状痕迹。这时候就得像剥洋葱那样处理:

2.1 结构层抢救

先用5px以下的笔刷沿着原线条「描而不画」,这个技巧是跟京都传统画师学的。重点观察这些部位:

  • 式神武器上的微型刻印
  • 和服腰带打结处的阴影转折
  • 发梢末端的虚实变化

2.2 色彩层还原

找到2018年《阴阳师美术设定集》里标注的Pantone色号,但实际要用HSB模式调整。比如彼岸花的红色:

  • 色相往紫偏2°
  • 饱和度降低5%
  • 明度根据环境光补偿

2.3 材质层复活

最费眼睛的环节。雪女袖口的冰晶纹样要用0.3%流量笔刷慢慢点,有时候一平方厘米要处理两小时。最近发现把数位笔倾斜45°能模拟出更自然的宣纸质感。

三、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法的混搭

凌晨四点给阎魔的鬼火图层添加「颜色减淡」混合模式时,突然想起三年前用PS动作批量修复的灾难现场。现在我们的工作流长这样:

  • 阶段一:AI预分析
    • Topaz Gigapixel做基础降噪
    • Adobe Sensei识别笔触方向
  • 阶段二:人工精修
    • Wacom Cintiq 22寸屏逐像素检查
    • 传统矿物色标对照验证

上个月修复的SP皮肤「初翎山风」,羽毛部分就用了这种组合拳。AI能快速还原大色块,但那些藏在羽毛根部的、像蜘蛛丝那么细的淡金色勾线,还是得靠人手——确切地说是靠小拇指抵着数位板边缘的微妙力道控制。

阴阳师插画修复细节

四、令人头秃的特殊状况处理

遇到最棘手的案例是去年那幅被水泡过的荒总原画。纸纤维膨胀导致墨线产生「蜈蚣脚」般的晕染,常规处理只会越描越脏。最后解决方案来自意外发现:

  1. 先用冷风机低温烘干扫描件
  2. 建立正片叠底图层描摹结构
  3. 用油画笔刷模仿原画的半透明罩染技法

中途还翻出2019年网易美术分享会的笔记,确认当时官方提到的「30%不透明度湿边笔刷」参数。修到第三天的凌晨,发现荒右耳垂的耳钉其实是个微型五芒星,直径不到1毫米——这种细节AI永远识别不出来。

4.1 那些容易忽略的彩蛋

阴阳师原画师们埋彩蛋的执着程度堪比程序员藏复活节彩蛋:

角色 隐藏细节位置 修复要点
玉藻前 尾巴尖的渐变咒纹 需保持0.2mm的虚实变化
缘结神 红线缠绕的结法 参考日本古结绳文献

窗外的鸟开始叫了,屏幕上的不知火插画刚好修到舞姿定格的那一帧。保存PSD时突然想到,或许再过十年,现在这些4K扫描文件也会变成需要修复的老物件——谁知道呢?至少此刻,这些和风墨线在数字世界里重新活过来了。

关键词阴阳师褪色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