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用律动活动帮中班娃儿搞懂时间?这6个妙招幼儿园老师都在用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上周去接小宝放学,看见他们班小朋友排着队玩"老狼老狼几点了",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边跳格子边喊:"老师!我知道吃点心是十点钟!"李老师偷偷跟我说,这丫头以前总是最后一个换鞋,现在居然能自己看着挂钟收拾书包了。原来他们班最近在用一套新法子,把唱唱跳跳和认时间结合起来,效果特别灵。

一、4-5岁孩子的时间认知原来这么有趣

如何通过律动活动帮助中班幼儿建立时间观念

中班娃儿眼里的时间就像会变魔术的彩虹糖。记得我家小宝4岁时,有次着急要去游乐场,我随口说"等长针走到6就去",结果小家伙真的搬着小板凳坐在挂钟前,每过5分钟就跳起来喊:"妈妈!它又多走了一个数字!"

1. 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时间感知特点

  • 能把"早上""下午"和具体事件挂钩(比如午睡后就是下午)
  • 开始理解"先洗手再吃饭"这样的顺序概念
  • 对整点时间特别敏感,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到处报时

2>传统教学法遇到的小尴尬

隔壁王老师上周吐槽:"我在黑板上画了十个钟面,结果孩子们注意力全在钟表上的卡通贴纸上。"确实,光靠静态教具,小家伙们撑不过10分钟就开始玩橡皮泥了。

教学方法 注意力保持时长 三日记忆率 实操趣味性
挂图讲解 8分钟 42% ★☆☆☆☆
律动游戏 23分钟 78% ★★★★☆

二、让时钟活起来的6个律动妙招

上海闵行区某示范园做过实验:用三个月时间在晨间活动中融入时间律动,结果83%的孩子能准确说出当日主要活动的时间段。他们的秘诀是——

1. 身体时钟模仿秀

孩子们围成圈扮演钟面:两个小朋友当指针,其他人当数字。老师喊"三点钟",长针小朋友就要跑到"12",短针到"3",其他孩子齐唱:"小钟摆,晃呀晃,短针指3长针12"

2. 时间节奏拍拍乐

  • 准备沙锤、三角铁等小乐器
  • 老师敲出「哒-哒-哒哒」代表"7点起床"
  • 孩子们要模仿节奏并说出对应时间事件

3. 一日生活律动操

如何通过律动活动帮助中班幼儿建立时间观念

把入园到离园的流程编成儿歌:"太阳公公眯眯笑(伸展运动),我们准时来学校(拍手跳),先放书包再问好(转圈圈),8点晨练要记牢(原地踏步)"

三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
南京鼓楼幼儿园的刘老师分享了个案例:有次她设计了个"抢时钟"游戏,结果孩子们为了抢道具差点撞到头。后来改成巨型地垫时钟,让小朋友用跳格子的方式认时间,既安全又有趣。

注意事项清单

  • 避免长时间静止讲解(孩子最多坚持5分钟)
  • 每个游戏环节控制在15分钟内
  • 多用实物道具辅助理解(如沙漏、电子表)

四、真实案例:从"小拖拉"到"报时员"

中班的昊昊以前每天午睡都要老师催十几次,自从班里开展了「睡前十分钟音乐整理」活动,现在每到11:50,他自己就会跟着《收拾玩具进行曲》的节奏,边哼歌边把小汽车排得整整齐齐。

窗外的梧桐树沙沙响,教室里孩子们正跟着《时间滴答歌》做手指操。李老师抬手看了看表,笑着对保育员说:"下周该教他们认识半点钟了,得把那个老火车时刻表游戏升级一下..."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