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了么优惠活动如何用社交媒体「玩出圈」?
早上等地铁时刷到同事小王的朋友圈:「用这招在饿了么点奶茶,直接砍掉8块!」配图里优惠后的订单金额特别显眼。我默默长按保存了他的二维码——这或许就是当代打工人的社交货币吧。
一、找准你的「流量鱼塘」
去年双十一,某奶茶品牌在抖音发起秋天的第一杯折扣挑战赛,3天带动饿了么订单量暴涨200%。仔细观察会发现,他们根据不同平台调整了玩法:
平台 | 用户活跃时段 | 爆款内容基因 | 转化率 |
微信 | 早晚通勤时段 | 裂变红包/拼单攻略 | 38%(艾瑞咨询2023数据) |
抖音 | 午休/睡前 | 15秒情景剧/菜品测评 | 27% |
小红书 | 周末下午 | 探店plog/隐藏菜单 | 19% |
1.1 微信生态的「裂变密码」
在静安寺上班的Lily发现,部门群里最近流行「红包接龙点外卖」。这种玩法核心在于:
- 设置阶梯式满减(满3人减5元,满5人减10元)
- 设计病毒式分享话术:「差2人就成团!姐妹快来帮我砍一刀」
- 嵌入微信卡包自动提醒优惠券到期时间
1.2 抖音的「黄金15秒」法则
刷到过那个爆款视频吗?镜头跟着外卖小哥穿过暴雨送餐,最后定格在热乎的牛肉面上,弹出「风雨无阻券:满30减12」的贴纸。这类内容有三大诀窍:
- 前3秒必须出现价格数字
- 中途穿插「手滑」露出优惠码
- 结尾用倒计时制造紧迫感
二、让年轻人自发「造梗」
去年愚人节,有用户把饿了么红包生成器改成「老板血压可视化工具」,这个UGC内容在B站获得82万播放。关键要把握:
内容类型 | 传播周期 | 二次创作率 |
段子图文 | 3-5天 | 17% |
方言配音 | 1-2周 | 34% |
鬼畜视频 | 2-4周 | 61% |
比如最近流行的「电子榨菜盲盒」挑战:拍下外卖袋随机掉落优惠券,配上「这顿外卖谁在买单」的悬念字幕,自然带出饿了么的免单活动。
三、把促销变成「社交游戏」
观察发现,带有互动机制的活动分享率提升2.3倍(易观数据)。试试这些玩法:
- AR找券:用手机扫描外卖包装,跳出隐藏优惠
- 外卖账单人格测试:「连续点3天麻辣烫的人是冒险家」
- 好友助力进度条:在朋友圈实时显示「还差8元解锁霸王餐」
记得在微博设置专属话题,像我的钱包和胃都在等这单这种带场景感的标签,配合用户晒单抽奖,话题阅读量轻松破亿。关键是让每个参与者都成为活动的「自来水」,就像上周我表弟为了集齐「奶茶星座卡」,拉着全宿舍帮他转发助力链接。
四、数据驱动的「热点追击」
南京西路运营团队有个秘密武器——舆情监控看板。当「雪糕刺客」话题热度上升时,他们立刻推出「外卖保价险」:承诺配送期间遇价格波动补差价。这个动作让当天店铺收藏量增长190%。
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优惠活动能像野火般蔓延了吧?下次点外卖时,不妨留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,说不定扫进去就是某个精心设计的社交传播链起点。毕竟在这个时代,每一单外卖都可能成为朋友圈的下一个爆款话题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