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阴阳师和王者荣耀的素材撞车时:一场玩家视角的观察报告
凌晨两点半,我刷着手机突然在贴吧看到个热帖——《阴阳师新式神动作和王者荣耀英雄雷同?》。评论区已经吵了800多层,有人甩对比图,有人骂抄袭,还有人翻出三年前的老瓜。作为两个游戏都玩过三年的老咸鱼,我决定把电脑里吃灰的素材文件夹翻出来,好好捋捋这些争议点。
那些年被热议的"撞脸"案例
最经典的莫过于2021年阴阳师"帝释天"登场时,有玩家发现他的莲花坐姿和王者荣耀"杨玉环"遇见飞天皮肤的待机动作相似度极高。当时微博话题阅读量直接飙到2000万+,后来官方都没下场,倒是民间考据党挖出了更早的敦煌壁画原型。
最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两个:
- 鬼童丸vs澜:锁链拖地行走的金属音效和角色移动节奏
- SP雪女vs王昭君:冰雪特效的粒子消散轨迹
争议点 | 阴阳师版本 | 王者荣耀版本 | 时间差 |
枫叶元素技 | 2020年10月鬼切皮肤 | 2021年2月橘右京皮肤 | 4个月 |
鲤鱼旗场景 | 2019年7月活动 | 2020年1月新春版本 | 6个月 |
美术行业的"公共素材库"现象
我采访过做游戏原画的朋友老K,他透露个行业冷知识:很多公司会购买相同的商业素材库。比如某款韩国出品的水墨笔刷包,在《阴阳师》的结界皮肤和《王者》的周年庆海报上都出现过相似笔触。
"就像写论文查重会标红专有名词一样,"老K咬着奶茶吸管说,"有些传统纹样、自然现象模拟本来就是行业通用方案。"他工作室电脑里就存着价值6万刀的共享素材库,光"樱花飘落"就有二十多种预设模板。
法律意义上的抄袭怎么界定?
翻完《中国网络游戏版权纠纷案例汇编》,发现要认定抄袭必须满足两个硬条件:
- 接触可能性(对方确实看过原作)
- 实质性相似(核心创意点雷同)
2018年《决战平安京》和《王者荣耀》的界面布局争议案最后调解了,法院在判决书里写了段特别实在的话:"游戏界面功能按钮的排列组合,属于思想范畴而非表达形式"。
玩家们自发的"大家来找茬"
民间对比往往更感性。去年NGA论坛有个神帖,楼主把两个游戏里所有持伞角色的动作逐帧分析,发现:
- 收伞时拇指按压的位置差1.5厘米
- 伞面旋转角速度相差22°/秒
- 雨滴溅射特效的随机算法完全不同
结果下面最高赞评论是:"建议把力气用在帮女朋友拧瓶盖上。"
当我们在讨论抄袭时到底在争什么
凌晨四点突然想明白,这些争吵背后其实是两种游戏文化的碰撞。《阴阳师》玩家更看重文化考据的严谨性,而《王者》玩家注重战斗反馈的独创性。有次看到个绝妙比喻:就像有人抱怨两家火锅店都用方形餐盘,但真正吃货只关心毛肚涮几秒。
记得2022年春节档,两个游戏不约而同做了龙舟小游戏。网易的美术组在船头雕了《山海经》里的夔龙纹,天美程序组则原创了水流阻力算法。那天我在两个游戏间反复横跳,手机烫得能煎鸡蛋。
窗外天快亮了,文档里还躺着十几个没写完的案例。突然觉得玩家们能为了几像素的差异吵上三天三夜,某种意义上也是对中国游戏品质的另类监督吧。隔壁养猫的室友迷迷糊糊出来倒水,瞟了眼我屏幕说:"你这查重报告比毕业论文还详细..."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