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者荣耀内测时期的那些事儿:老玩家才知道的冷知识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凌晨三点,手机屏幕的光照得我眼睛发酸。突然想起前两天在贴吧看到有人问:"王者荣耀最早不叫这名儿吧?"这问题可算问到我心坎里了——作为从2015年就开始蹲测试服的老油条,今天非得把这事儿唠明白不可。

一、那些年我们用过的测试服名字

记得第一次在应用商店看到这游戏时,图标还是现在这个熟悉的红蓝盾牌,但名字愣是让我反复确认了三遍——《英雄战迹》。这名字现在说出来,估计新玩家都得愣半天。

  • 2015年6月:首测用名《英雄战迹》(安装包后缀还是YXZJ)
  • 2015年7月:二测突然改叫《王者联盟》(当时还以为是山寨LOL)
  • 2015年10月:三测最终定名《王者荣耀》

最搞笑的是第二次改名那会儿,贴吧里炸开了锅。有人信誓旦旦说在游戏文件里发现了「War of Kings」的英文名,结果官方压根没采用——这事儿后来成了我们老玩家之间的梗。

王者荣耀内内测名字

二、为什么名字改来改去?

有天半夜和天美工作室的朋友撸串,他喝多了才透露:"最早定《英雄战迹》是想着重推5v5,后来发现玩家更爱3v3,名字就跟着战略跑偏了。"

测试阶段 主推模式 命名逻辑
英雄战迹时期 5v5深渊大乱斗 突出MOBA竞技
王者联盟时期 3v3墨家机关道 蹭团队对战热度

现在想想真是魔幻,要是当初坚持用《英雄战迹》,可能现在游戏里喊的就是"战迹人"而不是"农药人"了。不过说实话,《王者荣耀》这名字确实更带感,念着就有一股子热血高校的劲儿。

2.1 那些被遗忘的副标题

老玩家应该记得,2016年春节版本加载界面突然多了行小字:「5v5英雄公平对战手游」。这行字存在感低到离谱,直到去年整理截图时我才发现它悄悄消失了。

三、测试服和正式服的区别

当年挤进测试服可比现在难多了,我靠给官方写三千字游戏分析才混到资格。现在跟年轻人说这些,他们根本想象不到:

  • 最早只有亚瑟、项羽、妲己等18个英雄
  • 防御塔不会随时间增强,经常出现六神装硬拆水晶
  • 红蓝BUFF长得跟现在完全不一样,像俩发光的水母

最绝的是2015年12月那次更新,突然把所有英雄的历史人名全改成了原创名。李白变"青莲剑仙",嬴政改"王者独尊",贴吧骂声持续了整整两周。后来才知道是怕被文化部门盯上——这事儿在《移动游戏内容规范》出台后就成了行业潜规则。

王者荣耀内内测名字

四、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

写着写着突然想起个细节:早期游戏内其实没有"王者峡谷"这个说法,地图就叫"5v5战场"。第一次出现"峡谷"字眼是在2016年3月的公告里,结果现在大家都记反了因果。

还有个更冷的:内测时期的击杀播报是机械女声,特别像地铁报站。有次半夜打游戏,把"Double kill"听成了"大佛卡",害得我们战队群笑了半个月。

对了,你们知道为什么英雄台词里总有"敌军"这个词吗?因为最早想做成星际争霸那种阵营对抗,后来发现玩家根本分不清谁是谁,才改成现在红蓝方...

窗外天都快亮了,手机备忘录里还记着好多想写的:比如第一版暴君长得像哥斯拉、早期复活甲能叠三次、训练营木桩会说话...算了,这些留着下次开黑时当谈资吧。反正现在打开游戏,看着加载界面那个熟悉的红蓝盾牌,还是会想起当年那个叫《英雄战迹》的"半成品"。

王者荣耀内内测名字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