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画小栗子画蛋仔派对
当小栗子拿起画笔:一个普通妈妈眼里的《蛋仔派对》涂鸦日记
上周三晚上9点半,我正瘫在沙发上刷手机,突然听见"哗啦"一声——小栗子把整盒马克笔倒在了地板上。这孩子最近迷上了画《蛋仔派对》里的角色,客厅已经变成了她的临时画室。
一、从蜡笔到数位板的进化史
小栗子今年二年级,去年还在用粗头蜡笔画歪歪扭扭的太阳花。转折点是去年生日,她表哥送了台二手数位板。现在这孩子已经会像模像样地说:"妈妈,蛋仔的腮红要用HSB调色盘调饱和度。"
- 第一阶段: 照着平板临摹,把圆滚滚的蛋仔画成土豆
- 第二阶段: 发现可以给蛋仔加小翅膀,开始疯狂创作变异版
- 现阶段的烦恼: "为什么我的粉色蛋仔看起来像泡发的馒头?"
1.1 那些年被画废的草稿纸
整理书房时翻出个纸箱,里面全是失败作。有张画特别好笑,蛋仔的眼睛跑到头顶上去了,小栗子当时还理直气壮:"这是仰望星空派对的限定款!"
月份 | 废稿量 | 主要问题 |
3月 | 27张 | 比例失调 |
4月 | 15张 | 颜色混色 |
5月 | 8张 | 动态僵硬 |
二、藏在儿童画里的设计哲学
有天我蹲着看她画画,突然发现《蛋仔派对》的角色设计确实有门道。那些圆滚滚的造型不是随便画的,小栗子说:"就像捏橡皮泥,要把边角都搓圆才可爱。"
这孩子现在画蛋仔会注意三个细节:
- 腮红必须用两种粉色叠加
- 高光点要偏离中心才生动
- 手脚的摆动角度要符合"摔倒的企鹅定律"(这是她自己发明的词)
2.1 当儿童审美碰撞商业设计
对比过官方设定集和小栗子的画册,发现个有趣现象。游戏里蛋仔的配色是标准的潘通色卡,但孩子们更喜欢自己调"梦幻色"。有次小栗子坚持要给蛋仔画七彩渐变色,说这样"像淋了彩虹糖浆"。
这让我想起《儿童绘画心理学》里说的,孩子对色彩的感知比成人更主观。现在她书架上除了漫画,还多了本《色彩构成基础》,虽然看得半懂不懂,但会学着用互补色画阴影了。
三、绘画过程中的意外收获
最让我意外的是,画画这事居然治好了她的拖延症。上周背课文磨蹭到十点,我说"画完这个蛋仔就睡觉",结果她二十分钟就搞定了作业,就为了多画会儿画。
还发现了些奇怪的正向影响:
- 数学作业本上开始出现等比例缩放的蛋仔
- 主动要求参观美术馆(虽然看完只记得纪念品商店的盲盒)
- 把《蛋仔派对》里的地图当成透视练习素材
3.1 那些令人头大的创作时刻
当然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。有回她非要用我的口红当颜料,说"要调出真正的樱桃红";还有次半夜突然坐起来说想到新画法,开灯发现她把荧光笔涂在透明文件夹上做特效。
现在家里随处可见的便利贴上,都是她画的迷你蛋仔。冰箱上贴着"买菜清单"旁边必有圆头圆脑的小涂鸦,连燃气费通知单都被她画成了"蛋仔催缴单"。
四、从屏幕到纸面的转换难题
最头疼的是教她把游戏里的3D形象转化成平面画。小栗子总抱怨:"平板上的蛋仔会转圈圈,我的纸不会动啊!"有次她试图把画纸卷成圆筒来回转动,结果把水杯打翻了。
后来我们摸索出几个土办法:
- 用手机拍下不同角度的游戏截图
- 捏橡皮泥模型当参照物
- 把台灯当"太阳"观察阴影变化
现在她画侧面蛋仔已经能注意到鼻子应该突出多少,虽然有时候会夸张得像匹诺曹。昨天还神神秘秘地给我看"秘密武器"——半瓶快干掉的指甲油,说是用来画闪光特效的。
窗外的知了开始叫了,小栗子还在书桌前折腾她新买的金属色马克笔。台灯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,那个圆脑袋的剪影,活像她画册里某个忘记画耳朵的蛋仔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