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安党建活动:如何进行社会影响评估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八月的雄安新区,暑气未消的社区活动室里,二十多位老党员正围坐在投影屏前。"咱们上季度组织的红色研学活动,到底给群众带来了哪些改变?"这个问题像块小石子,在会议桌上激起层层涟漪。作为全国首个全域开展数字党建试点的新区,雄安正用创新思维破解基层治理难题。

社会影响评估的核心逻辑

当社区张大姐带着志愿者挨家挨户送党史读本时,她可能没意识到,这些看似日常的工作正在产生涟漪效应。社会影响评估就是要捕捉这些涟漪,将其转化为可测量的数据。

从"为什么"到"怎么做"

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,评估工作需把握三个关键节点:

  • 活动筹备期:制定《社会影响预判手册》,预估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
  • 实施过程中:采用移动端实时反馈系统,捕捉即时社会情绪
  • 结束后三个月:开展"效果回溯"专题调研,观察持续性影响

雄安新区的特殊性

在安置社区和在建工地交织的特殊环境下,某次党史宣讲会的参与者构成就很有意思:

原住村民32%
建设工人45%
年轻创客23%

四步拆解评估流程

利益相关者分析

就像拼图游戏,要找到所有关联方。去年某次廉政教育活动,我们意外发现快递小哥也成了传播节点——他们把宣传册带进了在建工地。

雄安党建活动:如何进行社会影响评估

数据采集工具箱

传统方式 智能手段
纸质问卷 微信小程序热力图
入户访谈 舆情系统语义分析

三维度评估指标

某次数字党建平台上线后,我们观察到:

  • 认知度:老党员APP使用率从17%提升至63%
  • 参与度:线上活动日均互动量突破2000次
  • 满意度:收到有效改进建议89条

结果反馈机制

就像给植物浇水要观察土壤变化,我们把评估报告拆解为社区版、干部版、群众版三个版本。容东社区的王书记说:"现在看报告就像看体检单,哪里需要改进一目了然。"

雄安实践中的创新点

传统评估 雄安模式
事后总结 全周期监测
单一问卷 多源数据融合

典型案例:容东社区的评估实践

去年国庆前夕开展的"老党员说新区"活动,原本计划覆盖500人次,最终通过抖音直播触达2.3万人。评估小组发现,建筑工人群体中因此产生的入党申请量增加了40%。

活动背景

在回迁居民占68%的社区,如何让老房东和新市民形成共识?这是活动设计的初衷。

评估过程

  • 前期:用数字画像技术分析人群特征
  • 中期:在三个关键时段采集情绪数据
  • 后期:追踪社区议事厅提案变化

成效展示

最让人惊喜的是社区理发店的李师傅,他自发制作了"党史知识问答优惠卡",这个小创意后来被写进了《雄安党建创新案例集》。

秋日的阳光透过社区服务中心的玻璃幕墙,洒在正在讨论评估数据的基层干部身上。隔壁活动室传来孩子们诵读红色童谣的声音,与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曲线形成了奇妙的和声。雄安的故事,正在这些看得见的变化与看不见的评估中续写新篇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