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友文化推广活动中的社交媒体推广策略有哪些
用友文化推广活动的社交媒体策略:如何让品牌“活”在用户朋友圈里
上个月路过北京望京SOHO,看见用友的巨幅文化墙海报,突然意识到这个36岁的企业正在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故事。作为国内管理软件行业的“老大哥”,用友这两年明显加快了在社交媒体上的布局——从微信视频号里董事长王文京的《致创业者的一封信》,到抖音上财务小姐姐跳的“报税disco”,处处透露着让企业文化“破圈”的巧思。
一、内容策略:把专业术语熬成心灵鸡汤
上周三晚上8点,用友视频号准时推送《张会计的周五夜晚》。镜头跟着加班做月末结算的财务主管,记录她手滑打翻咖啡杯的窘态、核对数据时的专注眼神,最后定格在电脑屏幕上跳出的“结账成功”提示框。这条没有产品介绍的短视频,意外收获2.3万点赞。
1. 内容类型的三重变奏
- 知识胶囊:每周三的财税小课堂系列,用情景剧演示电子发票管理
- 温度纪实:《凌晨四点的ERP工程师》跟踪拍摄实施顾问通宵上线系统
- 行业望远镜:联合IDC发布《2023企业数字化趋势解读》短视频版
2. 内容调色板
平台 | 内容形态 | 发布时间 | 互动峰值 |
微信公众号 | 深度长文+信息图 | 周四20:00 | 次日上午9:30 |
抖音 | 15秒情景剧 | 午休12:30 | 发布后2小时内 |
行业白皮书节选 | 周二10:00 | 国际会议期间 |
二、平台选择的“三叉戟”战术
市场部小李最近在朋友圈吐槽:“上午剪辑B站教程视频,中午盯着微博热搜词,晚上还要在知乎写问答,感觉自己像个八爪鱼。”这话道出了企业社交媒体运营的现实——必须在不同平台施展不同“人格”。
1. 微信生态的精细耕作
- 服务号:承接23个业务线的智能客服入口
- 视频号:每月1场高管直播,峰值同时在线8.6万人
- 小程序:内测中的“用友文化体验馆”已积累12万访问量
2. 垂类平台的精准渗透
在CSDN的技术论坛,用友云架构师用“代码对比”的方式讲解产品迭代;脉脉职场圈里,HR总监亲自回复关于“用友新生代培养计划”的提问。这种场景化沟通让专业内容有了烟火气。
三、用户互动的“温度计”效应
去年冬天,微博上发起的我的第一个ERP系统话题,意外引发70后财务人的集体怀旧。会计王姐上传了2003年用友U8的安装光盘照片,评论区瞬间变成大型“回忆杀”现场。
互动形式 | 执行要点 | 转化效率 |
直播答疑 | 提前收集200+技术问题 | 留资率38% |
盲盒抽奖 | 结合世界会计日策划 | 分享率215% |
用户证言 | 真实客户出镜拍摄 | 咨询量提升62% |
四、数据驱动的“晴雨表”机制
每天早上9点,运营团队都要查看“社交媒体健康度仪表盘”。这个自主研发的监测系统,能同时追踪48个维度的数据表现,甚至包括emoji表情的使用趋势。
1. 关键指标的动态平衡
- 传播力:重点考核内容穿透率(跨平台转发量)
- 影响力:监测品牌关键词的语义情感变化
- 转化力:跟踪每条内容带来的官网行为路径
窗外渐暗的暮色里,市场部的显示器依然亮着。视频组正在测试新的虚拟主播形象,内容组在争论下期选题要不要蹭元宇宙的热点,数据分析师则盯着实时跳动的互动曲线。这些碎片化的努力,正在织就用友文化的数字新衣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