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市活动策划与执行技巧
超市活动策划与执行技巧:让顾客主动帮你做宣传
最近和几个超市老板聊天,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同样做满减活动,老张的超市门口排长队,隔壁老王的店里却冷清得能听见收银机"滴"的声音。差在哪呢?老王挠着头说:"我海报也贴了,喇叭也喊了,怎么就是没人来?"其实啊,超市活动就像炒菜,火候、食材、摆盘,少哪样都不行。
一、活动策划前的三个必须
上周去批发市场进货,碰到做了20年超市的老陈。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相册,里面整整齐齐按月份分类着活动方案:"二月年货节堆头要摆在主通道第三块地砖位置,三月妇女节要把卫生巾和巧克力放一起..."你看,好活动都是设计出来的。
1. 明确你的顾客画像
住在大学城边的李姐跟我吐槽,她照着连锁超市的模板做文具促销,结果来抢购的都是买酱油的大妈。后来在收银台蹲了三天才发现,学生最爱晚上9点来买泡面和酸奶。现在她的"夜猫子专享"时段促销,每月能多赚三成营业额。
- 社区型超市:重点关注家庭日用品消耗周期
- 商圈超市:紧盯白领午餐和下午茶需求
- 校园超市:抓住熄灯前的购物高峰期
2. 选对活动时机
去年端午节,王叔提前半个月做粽子促销,结果都让隔壁新开的生鲜店截了胡。今年他学乖了,节前三天才把堆头摆出来,配上现煮试吃,当天就卖断货。看准时机就像赶海,去早了潮没退,去晚了只剩贝壳。
活动类型 | 启动时间 | 数据来源 |
节庆促销 | 节前3-5天 | 《中国零售节庆营销白皮书》 |
换季清仓 | 季节交替前2周 | 某连锁超市内部数据 |
会员日 | 工资发放后3日内 | 本地银联消费报告 |
3. 预算要花在刀刃上
新手常犯的错是拿80%预算做广告,结果顾客来了发现没实惠。我见过最聪明的做法是城南的赵老板,他把促销经费切成三块:50%用于实打实的商品让利,30%做现场体验,剩下20%才投广告。用他的话说:"让顾客自己当活广告"。
二、让活动效果翻倍的执行秘诀
上个月帮朋友超市做周年庆,本来准备了200份赠品,结果活动开始1小时就被抢光。临时把赠品改成"次日领取",反而带动了第二天的客流量。你看,执行细节就像炒菜时的颠勺,抖一下味道就不同。
1. 视觉陈列的魔法
进口超市的刘经理有个绝活:把矿泉水放在红酒旁边卖,价格提2毛,销量反增15%。后来他告诉我秘诀:"要让顾客觉得买的是生活方式,不是商品。"他们的堆头永远保持70cm高度,正好是女性顾客最舒适的视线位置。
- 生鲜区用木纹筐比塑料筐销量高23%
- 促销标签带"限量"字样的转化率提升40%
- 试吃台摆在主通道转角,停留时间多1.8分钟
2. 员工话术养成记
培训员工时我常玩角色扮演游戏:让收银员说"需要塑料袋吗?"和"为您加个购物袋吧?",前者塑料袋使用率只有30%,后者能达到65%。好的话术就像挠痒痒,正好挠到顾客心坎上。
错误话术 | 改良版 | 效果对比 |
"要办会员卡吗?" | "给您升级永久折扣卡好吗?" | 办卡率+50% |
"这里结账" | "我这边可以为您服务" | 客诉减少30% |
"小心易碎品" | "让我帮您固定下包装" | 二次消费提升18% |
3. 临场应变工具箱
去年双十一,某超市扫码枪集体,店长马上启动备用方案:手工记账+赠送小礼品,反而因祸得福收获一堆好评。我总结了个"应急预案三步走":马上安抚情绪→给出替代方案→事后补偿惊喜,百试百灵。
三、这些坑千万别踩
见过最哭笑不得的案例是某超市搞"买一送一",结果赠品和正品生产日期差半年,被顾客拍视频发上网。还有老板把滞销品混进促销堆头,最后被大妈们集体"教育"。说几个血泪教训:
- 折扣计算器要放在员工手机首屏
- 临期商品必须单独标注
- 赠品库存至少预留20%余量
傍晚的超市总是特别热闹,妈妈们比较着特价鸡蛋,上班族挑选晚餐食材,孩子踮脚够着促销玩具。好的活动就像会呼吸的生态,顾客自然地被吸引进来,满意地带着商品和故事离开。或许明天,他们就会在菜市场里跟邻居夸赞:"昨天超市那个活动真划算..."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