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活动策划投标书“摆盘”出彩:从“能看”到“抢眼”
如何让活动策划投标书从「能看」变成「抢眼」
上周帮朋友改投标书,看着他被甲方退回三次的文档,突然想起老家菜市场卖凉拌菜的张叔——明明用料实在,就因为摆盘太糙,总比不过隔壁摊位的花花绿绿。咱们做投标书也是这个理儿,肚子里有货还得会「摆盘」。
一、起锅烧油前的准备工作
别急着打开Word,先翻出上次吃灰的《孙子兵法》。投标这事儿讲究「知己知彼」,去年某市音乐节招标,有个团队把甲方领导的母校合唱团照片放在封面上,这小心思可比在方案里写十遍「专业」管用多了。
1. 需求分析的三个必查项
- 活动预算的弦外之音:80万预算要做出百万效果?可能甲方藏着垫资需求
- 时间节点的隐藏任务:国庆活动得留出政府审批的缓冲期
- 往届方案考古学:看看中标方案里藏着哪些「甲方快乐词」
2. 创意素材的收集姿势
我习惯用「三圈定位法」:最里圈放甲方往期活动资料,中间圈装竞品案例分析,外圈塞时下热门话题。上次给咖啡市集做方案,就是从B站跨年晚会挖到了「场景式提案」的灵感。
传统做法 | 升级方案 | 效果差异 |
直接罗列活动环节 | 用时间轴呈现参与体验 | 阅读时长提升40%(数据来源:《活动策划心理学》) |
单独介绍执行团队 | 穿插往期活动工作照 | 信任度评分提高27%(来源:2023投标行为调研) |
二、让评委划重点的排版秘诀
见过把投标书写成产品说明书的老实人吗?去年某互联网公司年会招标,有个团队用代码风格排版,结果技术出身的CTO当场给加分。这里边藏着个反常识:专业感≠严肃感。
1. 文字瘦身三板斧
- 把「我们拥有10年经验」改成「过去3650天我们服务了200+场活动」
- 用温度计图标替代「预算分配合理」的文字描述
- 风险预案别写小作文,试试思维导图+甘特图组合
2. 视觉陷阱的合法使用
人类眼睛会不自主追踪对比色,某次投标我特意在核心优势栏用浅蓝底纹,后来评委说「不知道为什么总想多看这里几眼」。记住这个配色公式:主色=甲方logo色,强调色=对比色,辅助色=黑白灰。
三、投标书防雷指南
见过最离谱的投标事故:有人把A公司的方案错发给B公司,结果两家是死对头。这种事就像炒菜忘关火,分分钟厨房炸灶。
- 电子版防坑:PDF转图片再合成PDF,防修改还保排版
- 纸质版讲究:别用订书钉!活页夹才是专业玩家的选择
- 递标时间学:提前2小时到现场,你可能听到竞争对手的八卦
加分项的正确打开方式
某次投标我多做了个「活动应急预案」H5,结果甲方说「虽然用不上但觉得很安心」。这些小心思就像菜出锅前撒的芝麻,成本低但见效快。
记得上次路过张叔的摊位,发现他给凉拌菜配了定制竹签,每根签子上都刻着不同的祝福语。你看,只要肯琢磨,摆摊的和写标书的,道理都是相通的。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