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未打王者荣耀的人
一个从未打过王者荣耀的人眼中的游戏江湖
凌晨两点半,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,冰箱里最后一罐可乐早就喝完了。楼下突然传来一声"First Blood!",不用猜,肯定是对面楼那小子又在熬夜打王者。这游戏到底有什么魔力?作为一个连安装包都没点开过的人,我决定把这段时间的观察和调研揉碎了讲讲。
一、那些年我错过的峡谷
记得2016年冬天,地铁里开始出现奇怪的对话:"你玩鲁班还是亚瑟?"当时我还以为是什么新出的动漫角色。后来才知道,那会儿正是王者荣耀日活用户突破5000万的爆发期,而我完美错过了整个上升期。
- 2015年:游戏上线,我正沉迷《纪念碑谷》
- 2017年:同事午休开黑时,我在背日语单词
- 2020年:疫情居家期间全民打王者,我学会了烤面包
有次在烧烤摊,听见隔壁桌两个初中生讨论出装思路,说什么"末世配破晓",活像在讲摩斯密码。老板上菜时随口搭话:"你们这代人都玩这个吧?"小孩头也不抬:"叔叔你不懂,这是社交。"
二、不玩游戏的人怎么活下来的
说实话,在这个游戏渗透率超过53%的国家(数据来源: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),我们这些"峡谷文盲"确实要面对些尴尬时刻:
场景 | 常见对话 | 我的应对 |
公司团建 | "五排缺个辅助" | 默默给手机插上充电宝 |
家庭聚会 | "小舅子带你上分" | 突然对窗外的云彩产生兴趣 |
相亲场合 | "你什么段位?" | "我...我扫雷高级通关" |
最绝的是上周去剪头发,托尼老师边修刘海边问:"姐你本命英雄是谁?"我愣是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思考了三秒人生。
2.1 逃避可耻但有用
后来我琢磨出几个生存法则:
- 当别人讨论KDA时,就聊最近看的剧
- 遇到组队邀请,就说手机内存不足
- 实在躲不过,就坦诚"我连野怪长什么样都不知道"
有回在奶茶店,听见两个女生抱怨:"刚才那局射手根本不会走A",我差点脱口而出"走A是步行去A栋的意思吗",幸好吸珍珠的声音够大。
三、从旁观者角度看游戏生态
虽然没实际玩过,但这些年通过朋友们的血泪史,倒也拼凑出些有趣发现。比如我表弟,一个曾经连袜子都要妈妈找的大学生,现在能准确说出每个英雄的冷却缩减阈值。
根据他熬夜写的攻略本(别问我为什么会在厕所看到),游戏里至少有87个英雄、6种定位、12个技能术语要记。这学习强度,比他上学期微积分课的笔记都厚。
3.1 那些令人困惑的玩家行为
观察到的几个现象:
- 平时温文尔雅的人,游戏里会对着空气喊"集合埋伏"
- 有人宁愿饿着也要先打完晋级赛
- 凌晨三点的公屏上永远有人找"CPDD"
最神奇的是我合租的室友,上周二他手机突然传出"Victory"的欢呼声,这人直接从沙发上后空翻起来——要知道他体育课连前滚翻都要助跑。
四、不玩游戏的意外收获
有天在咖啡馆赶稿,隔壁桌五个年轻人突然齐声叹气。出于写作者的职业病,我偷偷记下他们的对话:
"这波龙团要是听我的早赢了" "你蔡文姬出法装当然脆" "下把禁明世隐行不行"
结果这段对话成了我小说里的绝佳素材。你看,不玩游戏的人反而能捕捉到玩家间的微妙张力,就像品酒师其实大多酒精过敏。
最近开始有人找我做游戏社交观察报告,说正因为我没被游戏机制洗脑,反而能看到更多外围现象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"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"?
窗外天快亮了,对面楼又传来"Defeat"的系统音。突然觉得,或许某天我也会下载这个游戏,但肯定不是今天——毕竟我的可乐库存还没补货呢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