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还在玩阴阳师啊什么意思
谁还在玩阴阳师啊?这游戏凉透了吗?
凌晨3点刷到这条帖子,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。作为开服老咸鱼,突然就想掰扯掰扯这个事——阴阳师现在到底什么情况?真像网上说的没人玩了吗?
先说结论:活得好着呢
打开App Store畅销榜,阴阳师现在(2023年8月)还在前20名晃悠。你可能觉得这不算啥,但要知道:
- 这是款运营7年的老游戏
- 同类二次元手游平均寿命不到3年
- 去年周年庆单日流水破亿
我加的寮群上周还在讨论新式神强度,凌晨三点照样有人发「车来」的组队消息。要说凉,至少从数据上看不太成立。
为什么总有人说凉凉?
这事儿特别有意思,我观察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:
1. 退坑玩家的回声效应
人类有个毛病——自己不做的事,就觉得全世界都不做了。我表弟去年退坑时就信誓旦旦说「这游戏要完」,结果他卸载那天全服都在抢不见岳的碎片。
时间节点 | 退坑潮说法 | 实际数据 |
2018年业原火事件 | 「策划作死要凉」 | 当月流水增长37% |
2020年SP皮肤事件 | 「骗氪太明显」 | 登顶iOS畅销榜 |
2. 游戏节奏确实变了
现在的新式神机制越来越复杂,我这种老玩家都要看半小时攻略才搞懂「须佐之男」的雷印判定。但反过来说,深度玩法反而筛出了核心用户:
- PVE玩家研究「永生之海」阵容
- 斗技大佬琢磨ban/pick策略
- 收集党为全图鉴爆肝
前两天寮里有个大学生,为了抽新式神连续一周吃泡面——你说这算凉还是火?
3. 社交圈层分化
最魔幻的是现实。我同事以为阴阳师早关服了,殊不知他女儿正在学校跟同学交换阿修罗碎片。这游戏现在就像小区门口的早餐店:
- 常客觉得生意红火
- 路人都以为倒闭了
- 其实每天豆浆照样卖两百杯
现在玩阴阳师的都是什么人?
根据网易2022年财报电话会议透露的信息(顺便说句,这财报里阴阳师IP收入占游戏业务28%),目前玩家构成大概是:
群体 | 占比 | 特征 |
开服老玩家 | 约35% | 签到2000+天,式神录全亮 |
回流玩家 | 约25% | 逢年过节上线抽卡 |
00后新玩家 | 约40% | 通过动画/漫画入坑 |
我们寮有个45岁的大叔,每天准时上线做悬赏,他说这游戏比钓鱼省钱。还有个留学生专门调闹钟打阴界之门,时差党玩出了一种赛博朋克感。
为什么能活这么久?
凌晨四点写到这,突然觉得阴阳师像极了小区里那家总说要拆迁却一直营业的理发店。仔细想想有几个关键:
1. 美术音乐太能打
就算退坑的人也得承认,这游戏的美术至今仍是行业标杆。去年「神堕八岐大蛇」的CG出来,我朋友圈被刷屏三天。网易在财报里特意提到,阴阳师美术团队年均产出200+张原画,质量高得离谱。
2. 同人文化反哺
上个月B站某阴阳师MMD视频播放破百万,评论区全是「看完想回坑」。官方去年统计的同人作品:
- 绘画作品日均300+幅
- 同人文月均4000篇
- cosplay相关视频年增长62%
3. 玩法缝合怪策略
说真的,现在阴阳师像个游戏界的「佛跳墙」:
- 挂机养成的「平安奇谭」
- roguelike的「百鬼弈」
- 甚至还有音游玩法
虽然老被骂「什么都往里塞」,但确实让不同喜好的人都能找到乐子。
现在入坑会不会太晚?
这个问题我被私信问过八百遍。这么说吧,上周我们区来了个萌新,三天抽到三个当前版本之子,现在斗技已经暴打我了。游戏机制上:
- 新人30抽必出SSR
- 师徒系统送五星御魂
- 追赶机制能让萌新2周成型队伍
当然,想追上顶级大佬还是得爆肝。不过现在很多老玩家就喜欢带萌新,我们寮有个大佬专门开小号给新人送碎片——可能这就是电子养成的终极形态?
写到这儿天都快亮了,游戏里早樱副本刚好刷新。看了眼世界频道,刷屏速度还是快得看不清。突然想起开服时大家争论「这游戏能活过一年吗」,现在想想真是可爱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