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钱日报活动中的商品价格是否会受到季节变化影响
省钱日报活动中的商品价格会受季节变化影响吗?
每到换季整理衣柜时,总能翻出去年双十一囤的羊毛衫——标签都没拆,价格却比现在贵了三分之一。这种经历让我不禁思考:那些促销活动里的「抄底价」,是真的划算还是季节性的障眼法?
一、季节性需求如何左右商品价格
去年立冬那天,我在省钱日报看到某品牌羽绒服标价899元,等春节回老家时,同款在商场专柜已经降到599元。这让我想起楼下水果店老板常说的:「西瓜夏天论斤卖,冬天得论片卖。」
商品类别 | 旺季价格(元) | 淡季价格(元) | 价格差幅 |
---|---|---|---|
羽绒服(某国产品牌) | 899 | 599 | 33%↓ |
西瓜(京欣一号) | 1.8/斤 | 4.5/斤 | 150%↑ |
空调(1.5匹变频) | 2699 | 1999 | 26%↓ |
1.1 服装行业的季节密码
商场里永远上演着这样的戏码:三月春装刚上架,冬装就开始五折清仓。有次和做服装生意的表哥喝酒,他红着脸说漏嘴:「你们在省钱日报看到的反季促销,仓库里都堆了两年了,再不卖就过时了!」
- 春装上市期(2-4月):薄外套价格虚高15%-20%
- 夏装清仓季(8-9月):连衣裙出现全年最低价
- 双十一套路:部分商家先涨后降,羊毛大衣标价能差500元
二、商家促销背后的季节算法
去年七夕,我蹲点抢购某大牌巧克力,结果发现礼盒装比平时贵了40块。后来在《快消品营销策略》里看到,这种「节日溢价」现象普遍存在于鲜花、礼品类商品。
2.1 家电市场的温度经济学
邻居张叔家空调的故事特别典型:6月买的要3200元,等到10月售后安装时,发现同款降价到2600元。安装师傅悄悄说:「每年3月和11月买最划算,厂家要冲季度销量。」
家电类型 | 旺季价格峰值 | 淡季促销价 | 入手时机 |
---|---|---|---|
空调 | 5-7月 | 10-12月 | 供暖开始前 |
电暖器 | 11-1月 | 3-4月 | 停暖后 |
三、聪明买手的季节购物车
现在我家冰箱贴着张「应季采购表」,是楼下超市王姐送的:
- 正月十五买汤圆:比除夕便宜30%
- 中秋节后买月饼:礼盒装3折起
- 儿童节前囤文具:品牌书包有满减
上个月照着表去买电动牙刷,果然发现个冷知识:牙科诊所推荐的同款,在寒暑假开学季比平常便宜80块,还多送3个刷头。
3.1 生鲜市场的时令陷阱
媳妇总说我买贵了车厘子,后来发现个规律:智利空运的12月最贵,海运的1月便宜一半。有次在盒马看到两种并排卖,价格差60元,导购小哥说「海运的虽然晚两周,甜度其实更高」。
窗外飘起今年的第一场雪时,手机弹出省钱日报的羽绒服促销推送。看了眼衣柜里去年买的同款,顺手把这条消息划了过去——等开春换季时,应该能用现在六折的价格买到明年新款吧?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