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世界观星大大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我的世界观星大大:一个普通人的追星手记

凌晨三点,我第N次把三脚架从阳台拖回客厅。毛衣袖口沾着露水,手指冻得发僵,但电脑屏幕上刚拍到的仙女座星系像一块融化的钻石——值了。这是我用二手天文望远镜坚持观测的第七个月,从连北极星都找不到的菜鸟,到现在能对着星图侃半小时,有些实话不吐不快。

一、那些没人告诉你的观星真相

买设备前我被各种论坛吓得不轻,好像不花五位数就别想看到像样的星空。其实肉眼就能观测到90%的著名星座,我第一张像样的星轨照片是用手机+晾衣架拍的。真正烧钱的反而是:

我的

  • 交通费:郊区民宿老板看我每周都来,去年直接给了包年价
  • 保温杯:冬天野外待三小时,普通杯子根本扛不住
  • 驱蚊液:夏季银河季时,我腿上现在还有蚊子包的色素沉淀

1.1 关于设备的选择恐惧症

我的第一台望远镜是闲鱼800块收的星特朗80EQ,卖家小孩考上重点初中后闲置的。后来才知道这型号被戏称为"狗都不用的入门款",但就是它让我看清了土星环的倾斜角度。器材党永远在讨论口径、焦比、赤道仪精度,但新手最该关注的是:

我的

真实需求 建议设备 我的翻车经历
只想认星座 双筒望远镜+星图APP 买过带电子罗盘的"智能星图",郊外根本没信号
想拍星云 二手单反+大光圈镜头 第一次拍M31全是噪点,后来发现是没关降噪

二、在城市里当个"星空小偷"

我的

光污染地图上我家附近是恶心的番茄酱红色,但依然发现了些观测死角:

  • 凌晨两点后的写字楼顶楼(假装加班被保安赶过三次)
  • 小区人工湖的拱桥(水面反射能提高星点可见度)
  • 地下车库出口的斜坡(意外适合观测低空行星)

我的

最疯狂的是去年双子座流星雨,我在垃圾中转站后面的空地铺了野餐垫。环卫阿姨凌晨来倒垃圾时,我们俩就着路灯吃完了她保温饭盒里的韭菜饺子——那晚看到17颗流星,比天文台预报还多3颗。

2.1 手机修星野照片的野路子

专业大佬用PixInsight叠几百张raw格式,我摸索出些土办法:

  • 用美图秀秀"增强"功能拉低亮度反而能突出星点
  • 醒图的"胶片噪点"滤镜能模拟长曝光效果
  • 朋友圈发图前一定要裁掉边角的树枝,否则总有人问是不是镜头脏了

三、和星星有关的奇怪知识

我的

看久了会发现天体也有性格:木星像个暴躁的班主任,大红斑永远在发怒;金星根本是个心机婊,明明比月亮亮三倍,却总假装自己是飞机。有次我盯着天狼星看了二十分钟,突然理解为什么古埃及人把它当死神——那种冷蓝真的会让人后背发毛。

最实用的冷知识来自菜市场卖鱼的大爷:"农历廿三后半夜月亮升得晚,适合观测"比任何天文软件都准。后来查《中国天文年历》才发现,他说的其实是月相和升起时间的规律。

现在我的冰箱贴着便签条:"M13武仙座球状星团最佳观测期→6月买冰啤酒时顺便看",这种生活化的观测节奏才容易坚持。上周用外卖保温袋包着目镜防结露,效果比专业防雾贴还好——天文不该是束之高阁的爱好,而是我们和宇宙保持联系的某种土味仪式。

我的

阳台上的三脚架又撞倒了晾衣杆,老婆在卧室吼第五遍了。但等会儿金星就要从东南角冒出来,像颗被擦得太用力的玻璃弹珠。先不说了,得去找去年冬天藏在望远镜套里的暖宝宝...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