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王者荣耀被开除工作
当王者荣耀成为开除理由:我们真的只是输给了游戏吗?
凌晨两点,我刷到一条热搜:#员工因玩王者荣耀被公司开除#。揉着发酸的眼睛,突然想起上个月隔壁工位的老张——那个总在午休时念叨"再赢一把就睡觉"的策划,上周悄无声息地消失了。
一、那些真实发生的"游戏开除案"
翻着裁判文书网的记录,发现这类案子比想象中多。2021年杭州某电商公司的运维小哥,在服务器宕机期间被监控拍到连续打了三局排位;去年重庆有教师因为在自习课带着学生五黑,被家长拍视频举报...
案例 | 行业 | 处理结果 |
深圳程序员利用公司网络代练 | 互联网 | 赔偿违约金12万 |
医院值班医生偷玩被患者投诉 | 医疗 | 吊销医师执照 |
最魔幻的是某制造业工厂的案例:流水线组长为了冲王者段位,把质检岗位设置成"自动通过",导致整批货柜的螺丝孔距全部偏差2毫米——这个数字我记特别清楚,因为刚好是鲁班七号普攻的射程距离。
二、公司规章里的文字游戏
大多数《员工手册》不会直接写"禁止打王者",但藏着这些致命条款:
- "工作时间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事项"——包括但不限于刷短视频/炒股/游戏
- "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娱乐行为"——那个螺丝孔偏差案就用这条
- "违背公序良俗的职业操守"——教师案例的杀手锏
劳动仲裁委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最常听到的辩解是:"我就休息时间玩!"但企业提供的证据往往是:
- WiFi流量监测显示工作时段持续有游戏数据包
- 内部通讯软件显示"在忙"却同步着游戏在线状态
- 监控拍到手机界面熟悉的红蓝BUFF特效
三、比游戏更可怕的上瘾循环
写到这里去倒了杯咖啡,发现杯底还留着上周点的奶茶渍。这让我想起心理学教授张明(《行为成瘾》作者)的研究:现代职场人容易陷入"补偿性游戏"陷阱——
白天被KPI压得喘不过气 → 晚上用游戏段位证明自己 → 睡眠不足导致次日效率更低 → 更需要游戏释放压力
某互联网大厂HR私下透露,他们开除过一位连续三个月绩效垫底的主程,整理工位时发现抽屉里藏着五部手机,分别挂着不同游戏的日常任务。而他的代码提交记录显示,近90%的commit集中在凌晨0点-3点。
四、当我们在讨论游戏时实际在焦虑什么
翻出抽屉里落灰的《娱乐至死》,突然意识到这些开除事件引爆舆论,本质上是对两种失控的恐惧:
1. 企业对员工注意力的争夺战
朋友的公司最近给所有电脑装了监控软件,能精确统计每个网页的停留时长。有同事发现,系统把游戏攻略网站标记为"高危",但股票交易平台却是"中性"——你看,资本连你的碎片时间都要分个三六九等。
2. 数字化时代的时间感知失调
王者荣耀平均每局15-20分钟,正好是地铁通勤/排队等餐/会议间隙的时长。但《时间社会学》里有个残酷结论:人类对电子娱乐的时间预估误差高达300%,你以为的"就玩十分钟",往往吃掉的是半小时后的自己。
写到这儿手机突然震动,是游戏里的战队群@全体成员。瞄了眼电脑右下角,文档已经写了1876个字——而原计划今晚要完成的方案还一个字没动。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老张的工位现在坐着新来的实习生,他桌上永远摆着《番茄工作法》和防蓝光眼镜,但手机屏幕偶尔还是会闪过熟悉的载入界面。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