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人格使徒的性别之谜:官方设定与玩家考据全梳理
凌晨三点盯着游戏建模发呆的时候,突然被朋友私信轰炸:"安姐到底是男是女啊?"吓得我手抖把咖啡洒在了键盘上——这问题居然到现在还有人吵得不可开交。作为从内测就开始扒设定集的老玩家,今天干脆把衣柜里的考据笔记全翻出来,咱们用放大镜看看这个戴着鸟嘴面具的监管者。
一、官方设定里的蛛丝马迹
首先翻出2019年12月5日的角色档案,使徒安(Ann)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意思。开发组在日服直播里明确说过:"Ann是女性名字的缩写",但国服官网的角色介绍却玩了个文字游戏——通篇用"它"来指代。这种暧昧态度直接导致早期玩家分成两派:坚信鸟嘴面具下是御姐的,和觉得中性造型必有玄机的。
证据来源 | 关键信息 |
国际服角色档案 | "Her experimental subjects"(她的实验对象) |
中文CV表 | 配音演员为女性(但约瑟夫也是女CV反串) |
2020年策划访谈 | "使徒的服装设计参考了中世纪女性医师袍" |
二、那些容易误会的视觉陷阱
为什么这么多人会产生疑问?主要是这三个迷惑设计:
- 肩宽问题:早期建模的肩膀比例确实偏男性化,直到2021年材质更新才调整
- 动作细节拖拽求生者时的手臂发力方式更像男性惯用姿势
- 面具声线经过机械变声处理的语音难以分辨
最绝的是情人节活动时,使徒收到求生者送的鸢尾花——在花语里这既象征女性魅力,也代表"消息"。官方在这种细节上永远在打哑谜,气得考据党们集体掉头发。
三、从剧情文本里挖出的关键证据
熬夜翻遍所有推演故事后,发现三条铁证:
1. 白沙街疯人院记录
第三章日记里写着:"那位穿黑袍的女士今天又带走三个病人",时间线正好对应使徒做人体实验的时期。注意用的是"女士"而非"医生"这类中性词。
2. 实验报告签名
在里奥的回忆信件中,泛黄的实验文件末尾有个花体签名"Ann.L",字母L的收笔方式明显是17世纪女性贵族的签名习惯——这个冷知识还是看《欧洲文书考古》学到的。
3. 教会的处罚文书
被教会审判时的记载写着"女巫安",虽然不排除是宗教审判的污名化,但结合其他证据来看,基本实锤性别设定。
四、为什么官方要制造模糊感?
和做游戏编剧的朋友喝酒时聊到这个,他笑说这是恐怖谷效应的应用:当角色性别特征模糊时,玩家会本能地产生更多不安感。具体到使徒身上:
- 降低共情度,强化非人感
- 配合克苏鲁元素的神秘主义
- 为后续剧情反转留余地(比如第二人格设定)
不过这种操作也有副作用——去年玩家普查显示,使徒的同人作品里性转本子数量是原设定的三倍,大概连官方都没想到会激发这么多创作欲。
五、终极结论与有趣衍生
综合所有资料可以确定:使徒安的生物学性别为女性,但官方通过服装、声线、动作等设计刻意制造了性别模糊效果。这种手法在《寂静岭》的三角头身上也用过,算是恐怖游戏的经典套路了。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使徒初始皮肤袖口的纽扣排列方式,其实是参照了维多利亚时代女医师制服的扣法(男医师是竖向排列)。这个彩蛋被发现后,推特上的历史考据党们集体高潮了三天——你看,玩游戏有时候比上课学到的还多。
(键盘上的咖啡渍擦不掉了,得去找找使徒同款的消毒液...)
网友留言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