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品活动摆设中,如何让残疾人少一点「够不着」的尴尬?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上周三在社区药店买钙片时,我看见坐轮椅的张大爷伸长手臂去够货架第三层的药品,轮椅扶手差点撞翻促销堆头。店员小跑着过来帮忙时,货架上「买二送一」的促销牌刚好掉在老人膝盖上——这个场景让我突然意识到,我们习以为常的药品陈列方式,对部分群体可能藏着诸多不便。

一、被忽视的「指尖距离」

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22年数据显示,持证残疾人中61.2%存在肢体活动障碍。当药店把畅销药统一放在1.5米高的黄金陈列位时,这个高度刚好超出轮椅使用者指尖10-15厘米。某连锁药店试点调整后,客单价意外提升8%,因为更多顾客能自主选购而不必依赖他人。

传统货架设计 改良货架设计 数据来源
底层空间浪费率38% 旋转式层架利用率达92% 《零售空间优化白皮书》
轮椅取药耗时3分15秒 可升降货架取药仅需47秒 清华大学无障碍研究中心

1.1 看得见的「够得着」

杭州某药店在改造中做了个聪明设计:用不同颜色的亚克力板做层板边缘。淡蓝色层板区域(80-120cm高度)专门放置慢性病药品,这个区间既是轮椅使用者的舒适取物范围,也是儿童不易触碰的安全高度。

1.2 看不见的「找得到」

弱视群体更依赖触觉标识。日本松本清药局在药品包装边缘增加凸点盲文,比如降压药是三个竖排圆点,胃药是两个波浪纹。这种设计成本每盒增加不到0.2元,却让月销售额提升5.7%。

二、促销活动的「善意陷阱」

春节前的感冒药促销区常见这样的景象:堆成金字塔形状的药品箱、悬挂在半空的折扣牌、需要弯腰才能看清的价签。这些设计对拄拐杖的朋友来说,就像设置好的障碍赛道。

  • 堆头高度: 最佳安全高度应控制在110cm以下
  • 通道宽度: 轮椅转身需要直径150cm空间
  • 标识字号: 弱视群体最小可见字号为24pt

北京同仁堂试点「可触摸式促销台」后收到意外反馈:带着老花镜的阿姨们说倾斜15度的展示架让药品说明更易阅读,儿童家长称赞圆角防撞设计让孩子更安全。

三、服务流程里的「温暖细节」

长春某药店培训员工用简单手语沟通,现在他们能用手语完成「需要帮助吗」「慢走」等20个常用短句。店长发现,这不仅服务了听障顾客,也让老年顾客在嘈杂环境更易沟通。

药品活动摆设的残疾人便利性考虑

收银台的小变化更显用心:将扫码为桌面式扫描器,轮椅使用者不必费力抬手;设置比常规低15cm的临时置物台,方便放置拐杖或背包。

3.1 应急服务的「多一种可能」

上海部分24小时药店增设震动呼叫铃,听障顾客用力按压柜台标识区,值班室就会收到灯光提示。这个借鉴酒店服务的改造,成本不到300元,却解决了夜间购药的大问题。

当药店开始用斜面取代阶梯,用语音播报辅助电子屏,用可调节高度的取样台替代固定吧椅,这些改变就像春雨润物,让每个走进来的人都能平等地获得健康守护。或许下次促销季,我们能看到坐在轮椅上的顾客从容地取下货架上的药品,转身时笑着说:「这次我自己能够到」。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