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末续费活动有哪些实用的策略?这9招让家长主动掏腰包

频道:游戏攻略 日期: 浏览:1

窗外的蝉鸣声越来越响,小卖部的冰棍销量直线上升,家长群里又开始讨论暑假补习安排——这些信号都在提醒我们,又到了机构筹备期末续费活动的关键期。作为从业十年的课程顾问,我见过太多机构在这个节骨眼上"翻车",也亲眼见证过几个简单策略就让续费率从45%飙升到82%的神奇案例。

一、限时折扣:制造紧迫感的黄金法则

去年暑假前,某少儿编程机构在班级群发了张倒计时海报,结果引发家长们的"抢购潮"。他们的秘诀很简单:把48小时限时特惠阶梯式涨价结合使用。比如原价6999元的年课包,前10名续费立减1000元,第11-30名减800元,30名后恢复原价。

  • 操作步骤:
    • 提前3天预告活动
    • 每日在班级群更新剩余名额
    • 最后3小时私发未续费家长
  • 真实案例:某K12机构用这个方法,3天完成87%的续费率
策略类型 平均参与率 适用场景
限时折扣 68% 冲刺短期业绩
老带新奖励 52% 扩大用户基数
积分兑换 41% 提升长期粘性

二、老用户专属福利:让家长感觉被偏爱

李女士上个月收到孩子钢琴老师的微信:"咱们班续费前20名的宝贝,可以任选一架价值880元的星空钢琴模型哦。"第二天她就带着孩子去刷卡了。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,远比冷冰冰的折扣数字更打动人。

2.1 实物奖励怎么选?

  • 低龄段:绘本套装、益智玩具
  • 中学段:错题打印机、定制文具
  • 艺术类:演出门票、大师课体验券

三、积分兑换:把课时费变成游戏币

最近帮朋友设计的积分系统特别有意思:续费1科得100积分,2科得300积分,3科直接给500积分。这些积分能兑换晚托服务、教材礼包甚至游学名额。有个六年级孩子为了集齐200积分兑换天文馆参观,主动要求妈妈报了秋季班+寒假班。

四、套餐组合:破解选择困难症

上次去超市买牛奶,发现货架上永远都是"单盒装、6连包、12箱装"并排摆着。教育产品的组合定价也是同样道理:

  • 青铜套餐:单科秋季班
  • 黄金套餐:秋季+寒假联报
  • 钻石套餐:全年课程打包

某英语机构的数据显示,设置套餐后客单价提升了37%,而且有62%的家长选择了中间档位的黄金套餐(《教育培训营销心理学案例集》)。

五、社交裂变:让家长成为你的推销员

王姐在小区宝妈群晒出续费成功的截图,附带一句"又给娃囤了半年课,组团报名的姐妹可以平分200元话费哦"。结果那个周末,机构前台挤满了来续费的家长。这种拼团返现的设计,既给了老客户面子,又带来新流量。

六、学习成果可视化:续费的广告

期末续费活动有哪些实用的策略

上周参加女儿舞蹈班的期末展示,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成长档案册。翻开看到第一次压腿哭鼻子的照片,对比现在能下腰的飒爽英姿,好几个家长当场就续了费。这种看得见的进步,比任何销售话术都有说服力。

七、分期付款:降低决策门槛

"首付888,月供299"的标语出现在续费通知里后,某艺考机构的成交率提升了23%。特别是对于高价课程,分期方案能让家长觉得"每个月少下顿馆子就够",大大缓解经济压力(《2023年教育消费分期调研报告》)。

八、赠品策略:意料之外的惊喜

邻居张老师最近在续费季玩出新花样:前50名续费送错题本,第51-100名送名师直播课,101名之后也有电子资料包。她说这叫人人有奖策略,结果连观望的家长都来问"现在报名还能排进前100吗"。

九、个性化推荐:精准命中需求

上次续费时,奥数老师特意提醒:"孩子应用题失分多,秋季班第三章会重点突破这个模块。"这句话让我毫不犹豫续了费。基于学习数据的精准诊断,能让家长感觉这不是推销,而是专业的教学建议。

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课程表上,前台老师的键盘敲击声逐渐密集。又到了续费季最忙碌的时段,但看着系统里不断跳动的新增订单,我知道这个季度的业绩稳了。或许就在此刻,某个家长正看着孩子刚拿回的续费礼盒,盘算着要不要把作文班也一起报上……

关键词掏腰包续费

网友留言(0)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